Wednesday, July 31, 2019

2019/07/31 第 88 回 - 在主裡拚經濟


路 12:15 ... 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

錢財雖然是身外之物,它卻可以使血肉至親的兄弟反目,甚至造成骨肉相殘。這樣熟悉的場景,自古以來不斷的重複,未曾改變過。但是為自己積財,並不會變得富足﹝路 12:21﹞,反而是變成一種綑綁,或說是讓人成為錢財的奴隸。

大 A 說:

好奇的想問問你,為何 今天的經文 讓你選定了「煉淨我」這首詩歌呢?

小 A 說:

有錢人「滿身銅臭」,又有人說錢是最髒的,因為它在各行各業,無數人之間轉手。人對錢財無法放下,生活在 shame culture 中,因此需要神的煉淨,神的救贖。

大 A 說:

真是有趣的想法。詩歌中提到:

獻上生命完全為祢用;
放下自己願祢得榮耀;
全心跟隨活出祢呼召。

感謝聖靈藉著這首詩歌引導,再度強調相關經文所傳遞基督徒應有的價值觀。我們都是神的創造,該做為神的器皿,讓神被看見,使更多人知道如何活在神裡。所有世俗的追求都只會讓我們分心別用,汙穢了我們原本純淨的心。

小 A 說:

哈里路亞,所以說若要潔淨自己,保有一顆聖潔的心,就是要掏空﹝empty﹞自己,為神而活。

大 A 說:

沒錯,這些話多數的我們都可以琅琅上口,但是就是未能由俗世的 shame culture 轉變到屬神的 guilt culture。

新眼光的導讀中提到一位哲學家 齊美爾,他認為“時尚無非是一種較低社會階層單純模仿較高社會階層的「快樂的周而復始」的遊戲,其根本目標尤其接近於金錢與物質占有。”無論一個人有錢沒錢,假如囿於物質的追求,就陷入一種周而復始的遊戲。這是真正的快樂嗎?其實很令人存疑的,因為人必須為這種快樂的假象付出代價。或是蓋更大的房子,甚或出賣自己去追求所謂的「小確幸」。這使我們成為一個 cynical 的人。

小 A 說:

我覺得齊美爾很有道理,他似乎點醒了我,讓我了解神的救贖的真諦。

老實說,路加這段的經文雖然多數人都蠻熟悉的,但是必須承認至少本人,過去並沒有因為這段經文而改變。相當的程度上,我依然是「追求時尚」的“受害者”。感謝神的帶領,希望今後可以彼此提醒,我們所做所為都是為了神。我們雖然在求神的國與義的方面還需要大大的用力,我們目前的生活,並不是因為自己的能力,全然是神的恩賜。

大 A 說:

求神煉淨我們,阿門。

另外,我想提醒一下這一段經文之中也教導我們要如何的禱告。

小 A 說:

怎麼說呢?

大 A 說:

那位與兄弟爭家產的人,請求耶穌為他斷事,被耶穌拒絕,因為他妄求﹝雅 4:3﹞。而基督和善的告訴他,不應該向神求凱撒之物,因為那不會使我們富足﹝路 12:21﹞,只會消磨我們。

小 A 說:

哈哈,我們不能求宴樂之事﹝雅 4:3﹞。

有人說基督教是反人性的,因為人都是屬世的,我們都有血肉之慾。

大 A 說:

這是何以神需要救我們,甚至不惜以祂獨子的血,祂要協助我們克服人性。

小 A 說:

是啊,我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路 12:15﹞,貪婪就像是拜偶像一樣﹝西 3:5﹞,我們要持守做為神的子民的價值觀。

大 A 說:

受限於時間,我們無法進一步的討論。在禮拜的最後,我要再次的感謝神在這一兩天中賜下的兩篇文章。

其一是 What Is the Purpose of Our Planet?,談到神創造的目的是讓我們“使用”,而不是“濫用”。對於神的恩賜,我們要懷感謝的心,妥善的利用,並且與有需要的人一起分享。過度開發而加以堆積是一種濫用,它不只剝削了人永生的權力,也辜負上帝創造的目的。

另外有一篇:Eight essential steps to transform our economy,提到改變經濟要追求人類共同的福祉,初次閱讀覺得似乎是不可能的理想國,但是假如我們用心的查考,可以在聖經中找到這樣的教導。

一個垂死的星球不會有好的工作,拚經濟不能忽視倫理與社會責任。地球是有限的,再生是生命永續的奧秘。生命是整體的,需要我們共同的維持。











Wednesday, July 24, 2019

2019/07/27 第 87 回 - 末世思維





何 1:10 ... 「你們不是我的子民」 ...「你們是永生 神的兒子」。

這一節的經文顯示神的無奈,神揀選了以色列的民,他們卻濫用神的愛且背離了神﹝何 1:2﹞宛如一個不貞的妻子,根本不配當神的子民。但是神依然殷殷期盼以色列人的悔改。

大 A 說:

今天的經文 給你的啟示是甚麼?

小 A 說:

神“氣森森的”,卻沒有放棄我們,顯示神的憐憫。

大 A 說:

上週一樣,這是一個末世景象。說明人已經背棄了神,到了不可饒恕的田地,但是神依然希望“有一天”人可以回頭,心裡準備好要赦免他們。千年如一日,神的救恩不變。

個人感覺神依然相當的良善,祂以一種隱喻來進行說明。我們這個世代像個淫婦不貞,生出來的兒女雖然是神的栽種﹝耶斯列,何 2:22﹞,卻因父母的影響而得不到神的憐憫﹝羅、路哈瑪, 何 1:6﹞,無法成為神的子民﹝羅,阿米,何 1:9﹞。信仰是一種傳承,所以說神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徒 3:13﹞。

小 A 說:

你的意思是我們正處於末世之中?

大 A 說:

Unfortunately,我們都是身在煮沸中熱水的青蛙,更慘的是多數的我們竟然還在享受“泡湯”之樂呢!我們不願去面對所謂的 inconvenient truth,心想反正壞事輪不到我,我要趁著有生之年,好好的享受人生。

其實這就是一種末世的思維,因為你打從心裡認為自己死定了,何不今朝有酒今朝醉。

小 A 說:

所以我應該改口,以其說神”氣森森”,我們應該說神“憂心忡忡”。

大 A 說:

是啊,這就是何以有那麼多先知苦口婆心的告誡我們,神甚至為解救祂的民差來祂的“獨子”。

我認為神的救恩不變,神不會審判我們的。但是若死不悔改,繼續破壞神創造美好生態,我們就會自取滅亡。神是真的很心疼、很憂心的,祂一直要我們悔改跟隨耶穌基督成為祂的兒女。

小 A 說:

因此有一句話詛咒的話說:“台灣人死好”,台灣人不相信“耶和華以勒”,我們需要的東西都會加給我們,只要我們能求神的國與義﹝太 6:33﹞,卻傻呼呼的跟著一個禿子走,企圖想“發大財”。

我們如何跳出這一盆煮沸中的水呢?

大 A 說:

放下。放棄一切世俗的追求,例如說購買高畫質手機,拍攝美美的照片。

小 A 說:

There you go again,每次你都只會檢討我,很難令人接受誒。你知道許多畫家,他們會使用相機捕抓一個美好的影像,做為構圖的參考。

大 A 說:

不要“氣森森”,完全沒有責備的意思,而且我充分了解生活在 shame culture 中人的需要,也知道它必須被滿足。

因為你問我要如何跳出煮沸中的溫水,我試著舉一些切身的例子來進行討論。請你多用心思考,不用急著反擊。承認我們都是凡人,都是罪人,我們都是死不悔改的壞份子是得救的第一步。

我不懂得作畫,但是我認為一位優秀的畫家,他應該有超凡的觀察力、透視力與想像力,那絕不是幾千萬畫素的相機可以比擬的。不管影像多麼逼真,它都不過是一幅剪影,只是上帝所做揭露的一小部分。就像我們讀經一樣,我們不能只死記經文的文字﹝text﹞,我們需要的是聖靈的帶領,方始能窺究神的旨意。

美學中所謂的寫實派,它並不是一筆一畫照著畫,而是傳達一些比較切身的情境。有限的人多要求“seeing is believing”,但是 the way we see 經常受到自己與他人的誤導。我這樣舉例可以歸類為寫實派。

即使在講究嚴格證據的科學界,我們也必須了解海森堡測不準原理,測量總是有偏差的,我們無法藉由單一的手段形成結論的。

小 A 說:

      不要老喜歡提這一些侵害個人隱私的例子。

大 A 說:

好吧。既然效果已經達到我們就正經一點。福音書中彼得幾次因為貪圖安定,只體貼人的意思,而不體貼神的意思而遭神與基督厲聲的指責﹝太 16:23,17:5﹞。雖然我們多次接觸這些經文,卻好像是欣賞一幅掛在牆上的圖畫,少了一些休戚與共、親身經歷的感覺。

小 A 說:

好了,我們了解要多多體貼神的意思,不要只體貼人的意思。這需要修行誒。

大 A 說:

讓我們一起加油。












Wednesday, July 17, 2019

2019/07/17 第 86 回 - 千年如一日,不變的救恩


摩 8:11 ... [神]命饑荒降在地上。人飢餓非因無餅,乾渴非因無水,乃因不聽耶和華的話。

神降饑荒在地上並不是餓人肚皮,它的意思似乎是神掩面不看世人,撤走祂的救恩,使世人失去盼望,而終歸於毀滅。就人性而言,不到黃河不落淚,人或許因一時間尚有餅、有水而不以為意,殊不知已經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卻不知悔改。

大 A 說:

今天的經文 所給你的第一個印象是甚麼?

小 A 說:

彷如一個末日場景。上帝動怒了,讓人要尋找祂,卻找不到祂。

大 A 說:

是的,看似上帝生氣了,表明不再饒恕世人,但是它卻不是一個山崩地裂的景象。經文使用一簍熟了的水果當做譬喻,而其後的幾節經文的內容似乎顯示當時是一個歌舞昇平、工商發達的時代。

小 A 說:

當你成熟將會腐爛,當你青澀還可以成長。

大 A 說:

這個意境不同於過往我們對於末世的理解,個人卻覺得是一個更寫實的狀況。世界主要的問題乃所有人均為自以為是的罪人。人們不信神,不在意神的話語。追逐世俗的利益與感官的享受,對於自己是一壺正在煮沸中熱水裡的青蛙的處境渾然無知。阿摩司成了一隻大烏鴉,對衣食無缺,好端端過生活的人講這些話,不但得不到迴響,甚至還被當瘋子惹人嫌呢。

小 A 說:

看來他人緣沒有比約拿好,尼尼微人至少聽了約拿的話而信服神﹝拿 3:5-9﹞ 。

大 A 說:

認真的說鑑古知今我覺得這段經文可以說是我們當今境的預表,讓我們以同理心進行思考。

在這個資本主義的世界中,人們以利益為名,對神全然沒有敬畏之心,肆意的開發,交相爭利造成生態的破壞。不需要阿摩司提供警語,諸多具有說服力的研究證據顯示氣候暖化是一個真實的問題,並且已經在部分地區造成前所未有的乾旱,致使糧食短收,而產生社會民生的問題。然而例如美國這樣的經濟強權,為了自身的經濟利益,不願接受全球排碳管制的規範共謀改善,坐視問題持續的惡化,相信上帝必定十分的失望。


小 A 說:

哇,來了一位現代阿摩司誒。

大 A 說:

讓我們談一談更切身的事情,近來一句“發大財”的口號風靡全台,顯示雖然我們並不是真正的沒餅吃或沒水喝台灣人也是相當的飢渴。真正諷刺的是首富郭台銘參加國民黨總統初選失敗,那告訴我們甚麼樣的訊息呢?

我相信上帝對台灣人的啟示比阿摩司的時代更加的迫切,你可有領受到嗎?

小 A 說:

若沒有聽你這麼說,我倒還是以旁觀者的立場在看待歷史。 

大 A 說:

先知書,不是歷史書,它是切身的,是亙古而彌新的。

前所未有的,今天阿摩司的經文更是令我有身歷其境的感覺。雖然他所處的時代在公元前六、七百年,距今約有三千年,人類的問題一直的存在,而且硬頸的人卻始終不知悔改,至今危機依然存在並未解除。

換句話說,個人今天的領受乃是我們是「參與者」,不是「旁觀者」。神的話語是切身的,亙久的,它不只是來自歷史的教訓。神的救恩一直是在的。

小 A 說:

怎麼說呢?

大 A 說:

就我個人的觀點,它至少具有以下幾個層次的意思:

首先,我們是罪人乃是因為不信神,不聽聞神的話語,不知悔改。這事再次確認上個禮拜我們所討論不同於但丁的概念,不要將世俗的罪愆與原罪混為一談。

其次,神是信實、慈愛的,祂的救恩一直都存在的。雖然經文中阿摩司說神不再饒恕我們,那是人的話語,他必須強調問題的嚴重性希望能吸引人的注意。事實上,在主千年如一日,祂一再的寬容我們,因為祂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 3:9﹞。

第三、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 6:23﹞。不知悔改的人們自取滅亡。

在過去有記載的幾千年中,神差了無數的信差提醒人類務必要悔改,人們卻不為所動。信實的神,一再的寬容我們,以祂的大能吸納罪人對祂所創造美好平衡生態的破壞。祂甚至差來祂的“獨子”,道成肉身的為我們捨命給了我們明確的啟示,今日以前的我卻以此為安穩,以為沒事了,等著“死”了以後上天堂。

小 A 說:

Wait a minute, 你是說信耶穌依然進不了天堂?

大 A 說:

你還快活的生活在世俗的世界等“死”,你死定了,怎麼能上天堂呢?

小 A 說:

真的嗎?那麼我應該怎麼辦,神啊,救救我啊!

大 A 說:

神是要救我們的,但是你太飢渴了,沉迷於好吃的餅與清涼的水。耶穌基督不是一再的呼喚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 4:17﹞!」我們卻充耳不聞。

小 A 說:

可是我真的想愛耶穌啊。

大 A 說:

對此,我絕對沒有懷疑。但是包括我個人在內,我們都流於口惠不實。我們愛,卻不等同神所愛的愛。

小 A 說:

那麼該如何做才能名符其實呢?

大 A 說:

無我。擺脫一切世俗的罣礙,不要再想買 iPhone,不要拼命想擠進“人”所稱道的第一名的大學。而是要能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去跟從耶穌﹝太 16:24﹞。套句佛家的用語,要是能「削髮為尼」,削掉三千煩惱絲。放下,全然的放下、全然的信靠,惟上帝是問。

小 A 說:

你誤解我了。我哪有說過要買 iPhone,我原先不過說買 Samsung S9,現在可是務實的追求 A70 或 A50 這種實用的手機。至於進大學主要是為建立向著標竿直跑的驅力。

大 A 說:

抱歉,為了創造戲劇性的效果,或許我的用詞過於誇張。跟阿摩司一樣,我也是要使用一些人的話語來增進了解。我真正要表達的是我們必須能夠走出 shame culture,不隨從肉體,而應該隨從聖靈﹝羅 6:4﹞,如此方可以不辜負神豐富的恩典。我等凡人必然是不足的,因此藉由彼此漏氣相互砥礪,以便更接近神。

我們信神,不是為逃避審判。數千年如一日,神一再的寬容,我們相信耶穌基督,就是要捨己,這包括捨棄物慾的追求,去喝那喝了不再口渴的活水﹝約 4:14﹞的永生恩典。我們也要做一位現代的阿摩司,邀請大家一起來跟隨耶穌,一起來拯救這個世界。

小 A 說:

Amen。

 







Wednesday, July 10, 2019

2019/07/10 第 85 回 - 靠上帝 vs. 靠自己


西 1:11-12 照他榮耀的權能,得以在各樣的力上加力,好叫你們凡事歡歡喜喜地忍耐寬容;又感謝父,叫我們能與眾聖徒在光明中同得基業。


對抗的產生多數肇因於內心的恐懼。聖靈的智慧與悟性讓我們藉由上帝的權能而更有能力,相信公義的神必會替我們伸冤,使我們在面對迫害之時,能夠以忍耐寬容代替對抗。

大 A 說:

有人說,學禱告要看詩篇,因為各卷聖經中,唯有詩篇中有很多是人的話語。今天的經文是保羅寫給歌羅西教會書信開頭的禱告詞,似乎很難從中領會到神的話語。

小 A 說:

確實不太容易。但是我可以回應一下心情。下午準備集中火力做功課的時候,感覺不太順心。經文說:“從神榮耀的權能中得到堅強的力量,有耐心忍受一切。”算是痛苦奮鬥中的一種安慰。

大 A 說:

不錯,我們竟然看到同一節經文。不過閃過我腦筋的卻是今天的標題:「靠上帝 vs. 靠自己」,你認為靠上帝與靠自己有甚麼不同。

小 A 說:

靠上帝沒有懷疑。

大 A 說:

Yes and no,我覺得可以懷疑,但是要唯上帝是問。也就是祈求上帝能讓我們從聖靈得到各樣的智慧和理解力,從而能夠充分地認識他的旨意﹝西 1:9﹞。

換句話說,我們不再能用人的視野與價值觀去看待事情,我覺得這有些類似佛家“出家”的概念,要放下世俗的榮耀,例如好的工作,好的聲名的追求,照神榮耀的權能去面對我們的問題﹝西 1:11﹞。

儘管實際生活的體會似乎仍然是物質的世界,卻要能夠將感官擴展到六次元。

小 A 說:

我們經常性的說要去掉“俗氣”,但總是有些抽象。或許我可以跟你分享一個我閱讀但丁神曲的心得。

但丁神曲描述地獄分有九層 ,其中第 8 層的其中一個環節是用以懲罰騙子﹝deceiver﹞的。但丁在那裏遇見一位曾是戰功彪炳的將軍 - Guido da Montefeltro。感念自己一生戎馬,流了許多的人血,深恐進不了天堂,退休後就去當修士,希望可以贖罪保平安。

但旋即遇到一位壞的大主教想要借重他的軍事長才去鎮壓一個不順服的城市。這位將軍原先認為自己已經金盆洗手了,拒絕再沾血跡。但是大主教卻告訴他,為神做工去清洗汙穢,更是戴罪立功的機會。於是他重披戰袍,再次進行殺戮的工作,最後淪落到第 8 層的地獄。

大 A 說:

這位將軍是個騙子嗎?他不是被大主教所騙才再度做流人血的事嗎?

小 A 說:

但是最終的判決確是是如此。書中是有一段小插曲寫到,正當 Guido 死後要被提上天堂之際,突然有個惡魔 Cherubim 跳出來制止說:「別碰他,別想騙我﹝Don’t touch him, don’t cheat me of what is mine﹞」(l.114, Canto 27, Inferno)。

Guido 本以為藉著出家當修道士可以朦騙過關,混入天堂,卻沒想到人算不如天算,自己竟先被大主教給騙了。上帝先讓他嘗一嘗被騙的滋味,也算是一種現世報。

大 A 說:

審判的權柄在神,不能妄做論斷。

我們或可試著去了解為何這位將軍最後被以騙子論處,從中去窺探但丁所企圖鋪陳他對“罪”的解讀,作為我們自處的借鏡。讓我們與但丁做一次 dialectic。

想一想 Guido 騙了誰呢?

首先,他騙了自己,也企圖欺騙神。因為他並不是真心的悔過而是為了逃避審判而成為修士。神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內心﹝撒上 16:7﹞。存有這樣的心態,當然也使他淪為大主教肅清異己的工具。

其次,他騙了世人,做了一個不信的壞榜樣。我們知道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弗 2:8﹞。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 2:17﹞,光有行為而沒有信則是欺騙,猶如法利賽人的酵﹝路 12:1﹞。

總結而言,我認為 Guido 的問題是企圖倚靠自己,而不是倚靠神。但丁與我的觀點並不盡相同,他試圖將世俗的罪愆與原罪混為一談。

小 A 說:

真希望但丁可以活起來讓我聽一聽你跟他的交流。照你的說法你認為到底要如何才能夠進天堂呢?

大 A 說:

信靠上帝。因為信耶穌,得永生﹝約 3:15﹞。

神雖赦免罪孽和過犯,卻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民 14:18﹞,我認為人必須面對,為自己的罪責付出代價,這是無可逃避的,只是信神的人則能進入永生的世界。

小 A 說:

複雜又抽象。但我覺得誠心悔改也是個關鍵要素。

大 A 說:

根本是需要釜底抽薪的改變。

基本上,我個人的理解是認為存在有兩個世界,我們可以說“凱撒的世界”與“神的世界”﹝太 22:21﹞。我們因信稱義,藉由耶穌基督而得赦免,“直接”進入神的世界,成為一個新造的人,做為葡萄樹耶穌的枝子,開始結果子﹝約 15:5﹞,言行舉止自然不同過往,但它不必然是修士。假如我們依然三心兩意,擺脫不了世俗世界的罣礙,在不同的世界間擺盪,既事奉神,又事奉瑪門﹝太 6:24﹞,儘管是被世人認定為善人,也就只能與神的愛隔絕了。

因此我說靠上帝,就是能夠跨越世俗的想望,或稱出家,擁有保存在天上的盼望。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增長,結果子,而能讓福音傳遍於全世界﹝西 1:5-6﹞,使所有人能夠同得神的恩典﹝西 1:12,來 11:40﹞。我們相信神的主權,充實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等聖靈的果子,得以在各樣的力上加力,無所恐懼,凡事都能歡歡喜喜的忍耐寬容,將所有的人帶入光明的國度﹝西 1:11﹞。

小 A 說:

經你這麼一說,似乎只要信,就可以進天堂。

大 A 說:

只要信,就必得著﹝太 21:22﹞。 

小 A 說:

所以說,靠上帝就是信,靠自己就是將信將疑?

大 A 說:

唯上帝是問,不擅自作主張。藉由聖靈提供的智慧與理解力,用心的去傾聽上帝那微小的聲音﹝王上 19:12﹞。 

小 A 說:

Amen。








Wednesday, July 3, 2019

2019/07/03 第 84 回 - 傳福音


路 10:9 要醫治那城裡的病人,對他們說:『神的國臨近你們了。』

如何進行醫治呢?告知以“神的國鄰近了”的好消息。在一個紛亂的時代,人們看不到盼望,神國的鄰近帶來希望,讓人得以面對,使身心健全。耶穌基督的救贖,叫我們得以自由,而能站立的穩﹝加 5:1﹞。跟從耶穌就是一種醫治。

大 A 說:

好奇的想問你,何以選擇“我願為你去”這首歌開始今天的禮拜呢?

小 A 說:

這是大一參加短宣隊使用的詩歌,雖然今天經文記載的是耶穌基督繼揀選 12 個使徒之後,達成一定的事工規模之後,所進行第二階段的事工推廣。祂進一步的派出 72 個人的先遣部隊,這是差派外展的福音隊,以擴大事工。

大 A 說:

Very good,你認為這一段經文給我們的教導是甚麼?我們應該如何的去傳福音呢?

小 A 說:

不要有做業績的心態。

大 A 說:

可是耶穌說:“要收的莊稼多﹝路 10:2﹞”,這意謂要多多益善,不是嗎?

小 A 說:

我覺得基督在此乃是進行了心理的建設。

因為福音傳播工作的本質是很艱辛的,甚至危險的,耶穌以“羊羔進入狼群﹝路 10:3﹞”做了譬喻。遭受挫折與傷害在所難免,但是機會卻很多的,不要輕言放棄。

大 A 說:

你這樣的說法似乎與播種的譬喻很契合 ﹝可 4:3-8﹞,固然莊稼很多,但不能揠苗助長,要點是「品質看得見,過程是關鍵。」福音傳播的過程很重要。

和合本以「這事以後」開始,吸引我的注意力去尋找“這事”到底是那一事。我就往前翻了第 9 章的經文。那邊寫的就是 commission of the twelve,耶穌初期的事工由 12 個門徒開始。發展到後來五餅二魚數千人的規模。

福音傳播的工作第一項要求是要保持極度的低調﹝路 9:3,10:4﹞,輕車簡從,不要搞大陣仗,大張旗鼓,這似乎與與大型教會的作法有所差別。耶穌的事工與法利賽人,甚至施洗約翰的做法不同,祂與廟堂保持距離,不與有司打交道,暗暗的在野地裡經營﹝太 14:13﹞。

另外,宣教對象似乎也不是一般的路人,因為耶穌特別囑咐門徒不要在路上問人的安﹝路 10:4﹞,這也跟部分教會以發放福音單張的方式進行陌生拜訪不同,耶穌似乎是建議進行家庭訪問﹝路 10:5﹞。

小 A 說:

是喔。經你這麼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上次我參加日本 311 震災後重建義工團時,我們就是去拜訪個別的農家,受災戶,與他們交陪。 經文中耶穌將 72 人分組,每組兩人,似乎也適合家庭訪問。

大 A 說:

而且似乎要住下來 ,接受款待,與他們一同飲食,建立起友誼。當然,若不被接待也不要死纏爛打,只要“公然”的宣告「神的國鄰近了﹝路 10:9,11﹞」就行了。


小 A 說:

讓我來做一個簡單地歸納:

  1. 傳福音的時候,要保持低調,不要像法利賽人當街吹號,企圖讓人看見﹝太 6:2,5﹞。
  2. 以家庭訪問為主,建立共同的情誼來與人交陪。
  3. 若人們不願意接待,也不用死纏爛打或因此感到挫折,只要宣告「神的國鄰近了」的福音。

大 A 說:

最後一個重點,不要因為一時的成就而沾沾自喜。傳播福音事實上是一種自我的操練,不要因鬼服了自己就歡喜,而是要因讓自己的名記錄在天上﹝路 10:20﹞。換句話說,轉變多少人可能不是考核的重點,而是透過施予愛與接受愛去體會神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