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27, 2021

2021/10/27 第 205 回 - 指望在哪裡

 

得 1:16 ... [讓我]跟隨你。你往哪裡去,我也往那裡去;你在哪裡住宿,我也在那裡住宿;你的國就是我的國,你的 神就是我的 神。

 

雖然寡婦死了兒子,沒有指望,路得對拿俄米依然不離不棄,堅定地跟隨。 拿俄米一家為逃避國中的飢荒遷往摩押地,算是一時背棄了 神。結果生活並沒有因此得到改善,反而在幾年之內相繼的失去丈夫與兒子,生活潦倒。走投無路之下。她選擇回歸上帝,因為自認為無法有效的照顧媳婦,建議她們回自己的本國。唯路得堅定的選擇跟從婆婆,要回到 神的懷抱。

大 A 說:

路得的故事你應該挺熟悉的吧?

小 A 說:

知道故事大慨的輪廓,路得跟隨婆婆回到伯利恆,遇見前夫的遠親波阿斯,得到他的協助,在婆婆拿俄米的湊合下,波阿斯依照由太的習俗娶路得為妻。他們的後代子孫有耶西和大衛。至於它所要傳遞的訊息,並不是很了解。

大 A 說:

就先限定在 今天的經文,我第一個印象是憐憫,你可有其他的觀察嗎?

小 A 說:

我則認為是因為路得是走投無路,沒有其他選擇,可否請你進一步分享你的觀點。

大 A 說: 

拿俄米死了丈夫與兩個兒子,生活失怙,而且不具備生產能力,看不見有任何的指望,而年輕力壯的路得卻願意選擇留下扛起這個包袱,與拿俄米一起,進入一個她所陌生的國度,我相信是高度憐憫心的展現。

小 A 說:

應該要還原那個時代背景的社會文化,就算不到仇女的狀況,也是普遍重男輕女。女生不被當作人看,而是屬於父親、丈夫的附屬品。從拿俄米的例子,更可以明顯發現,她被當作物品(property)。她自稱婢女(得 3:9),在丈夫死後,路得甚至也應該歸給丈夫的債權人(得 4:5)。

照這個邏輯看來,路得的選擇只是「兩權相害取其輕」,雖然你說拿俄米只是個什麼都沒有的老太婆,跟著她難得到什麼好處。但相對地,路得跟著拿俄米,她可以不用再淪為債主的玩物,還可以留在家裡扮演「一家之主」的角色。  

或許路得念在婆媳情誼,基於「憐憫」而選擇留在拿俄米身邊。但我相信這個決定背後,也有相當程度的「利益」考量。

大 A 說:

拿俄米家雖然沒有了男人,卻沒有欠債,而且在伯利恆似乎擁有一塊地,拿俄米為路得安排安身之處以回饋她的陪伴。根據猶太的習俗,近親有資格贖那塊地,但是有一個附帶條件,贖地的人要娶死人的妻為妻。波阿斯在另一個比較近的親戚放棄贖回之後,娶了路得。

我們兩個人都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剖析,感謝 神,就在這幾天,台南神學院的王崇堯教授在 FB 提供另一層次的觀點,他站在神學的觀點認為路得記彰顯了種族排他主義下的普世救恩福音。

小 A 說:

好深奧喔。

大 A 說:

是啊。王教授從聖殿的毀壞,說明去中心化,不經過聖殿﹝相當於今日的教會﹞,讓人可以直接與 神建立關係。然後提及過去的信仰是一套獻祭的宗教方法,聖殿的毀壞讓獻祭的祭司,轉化為釋經的經學師,將宗教活動由呆版的儀式,變成藉由學習 神的話來安慰鼓舞受苦的人群。猶太人的社會相當的保守,即使是現代,依然不獎勵與外人通婚,而路得以一位外邦的摩押女子,卻成為大衛王的曾祖母,顯示 神的旨意不同於人的觀點。

王教授的引導,應該是綜觀整本聖經之後的觀察,超過我們今天的範圍。

不過從今天的經驗告訴我們,如何詮釋聖經並沒有定則,或許這與文學的批判有些類似,我們需要預設情境,然後根據這樣的情境去探尋上帝的指引。

我個人是從字面上去推敲,而你則進行一種顛覆,而王教授的看法可能比較傾向於新教的觀點,猶太人則是在住棚節時朗誦路得記,我猜因為它劇情的發展在收割的時節。

小 A 說:

Sky is the limit?

大 A 說:

我想應該視為 神的揭示,神了解我們的心境,在不同的情境之下,祂以不同的經文向我們顯明,啟發我們,帶領我們。不同的心境,看到同樣的經節會有不同的領受。

我們相信 神是我們的指望,藉由例常性的讀經與禱告,聽聞 神的話語,讓祂引領我們的人生。

小 A 說:

這樣說來或許路得選擇跟隨拿俄米或許是因為她在猶太人的家庭中生活,耳濡目染,知道 神是她的指望,因此選擇跟隨拿俄米,加入她的國,信奉她的 神。

大 A 說:

因此今天路得記的經文或許是告訴我們當我們一無指望的時候, 神是我們的指望,我們務必跟從。

小 A 說:

所以要經常的讀經以熟悉 神的話語,並在生活中體現。


註:路得記:種族排他主義下的普世救恩福音

 

 

 

 

 

 


Tuesday, October 19, 2021

2021/10/20 第 204 回 - 永遠的祭司

 

來 7: 23 那些成為祭司的,數目本來多,是因為有死阻隔,不能長久。

 

人間挑選的祭司雖然是世襲的,不受任期的限制,但是多不能適任。 神因此透過耶穌基督,向我們顯明“永遠的祭司”的樣式。祂的肉體雖然與我們一樣的軟弱﹝來 5:7﹞,然祂只獻一次祭,將自己獻上,一舉而竟全功﹝來 7:23﹞。

大 A 說:

祭司的職分是甚麼?

小 A 說:

不是很清楚,我覺得祭司像是priest,主持宗教儀式的神職人員,或是再更玄妙一點,像是靈媒乩童一樣代替人跟跟溝通的中間人。

大 A 說:

大祭司是奉派替人辦理屬 神的事,為要獻上禮物和贖罪祭﹝來 5:1﹞。他真正工作的要點是以身作則,領人悔改歸向 神。結果卻順從人民的意願,鑄了金牛犢,宰殺祭牲,演變成大拜拜。大家也藉機大快朵頤,坐下吃喝,起來玩耍﹝出 32:6﹞,一日復一日,一年復一年,沒有長進。

小 A 說:

所以祭司的職分就是要帶頭悔改,帶人歸向 神。

大 A 說:

真實的悔改,而不要淪為儀式。耶穌基督永遠活著,是要讓祂所示範的作法,永遠的銘刻在我們的心上,世代傳承,讓相信祂的人都能被拯救到底﹝來 7:25﹞。

我想永遠應該是「一次做完全」的意思。

小 A 說:

如何能做完全?

大 A 說:

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已經將方法“完全的”、”一次的”、“永遠的”向我們顯明了,我們就是要跟從祂,向著標竿直跑。 

這幾個禮拜的學習,談到耶穌與我們一樣,凡事受到試探,只是他沒有犯罪﹝來 4:15﹞。因為我們是罪人,先天的不足可能讓我們無法達到祂那種麥基洗德等次永遠的大祭司,但是這並不是讓我們妄自菲薄,放棄希望,產生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極想法,它是告訴我們存在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們要透過持續的檢視我們的生命,不斷的提升自己, sky is the limit。 

小 A 說:

你說耶穌基督是我們的典範,然後 sky is the limit,這是邁向祭司道路該有的態度,但請問就落地方案方面,我們可以有什麼具體作為?

大 A 說:

耶穌說祂是道路、真理、生命﹝約 14:6﹞,學習耶穌基督的肉身實踐所顯明的方法我們可以去落實。

小 A 說:

一步一腳印的跟隨耶穌基督,追求喜樂的人生。時代在改變中,過去的人以物質的擁有為追求,近年有個很火紅的概念叫做極簡生活﹝Minimalism﹞,主張人生不帶來死不帶走,所以我們應該盡可能地減少消費跟浪費,把生活物質降低到越簡單越好。這個潮流讓我發現,這時代有部分的人,似乎已經不把物質的高級或多寡視為生活滿意度的指標。

大 A 說:

這算是一種進步。“足”,它應該不是物質的滿足,追求物質通常會帶來煩惱。很多人費盡心思去追求,即使得到,精神依然空虛,覺得人生好像在走慢跑機沒有意義。

我跟你分享快樂富足的五要件,有空你可以多多的思考與體察:

  1. 要懂得如何應付挫折;
  2. 要懂得如何應付拒絕;
  3. 要懂得如何應付金錢的壓力;
  4. 不可以自滿;
  5. 只問耕耘,不問收穫。

盡自己的本分,求祂的國與義, 神知道我們需用的一切東西,祂都會加給我們的﹝太 6:32-33﹞,而且才不會錯過 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豐富﹝林前 2:9﹞。

即使沒有得著的一天,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標竿,我們要破除一切的誘惑,盡蠻荒之力去跟從、去追求,不要讓人生打折扣。


 

 

 

 

 

 

 


Wednesday, October 13, 2021

2021/10/13 第 203 回 - 如何取得祭司的榮耀

 

來 5:4 這大祭司的尊榮,沒有人自取。惟要蒙 神所召,像亞倫一樣。

 

神要以色列人歸祂做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公民﹝出 19:6﹞,作為祭司是 神對人的期待。然而,祭司並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勝任,即令耶穌都是經由 神所確認。 

大 A 說:

今天 你有任何評論嗎?

小 A 說:

對於經文的領受有限,不知道由何處評論起。只有一個疑問,祭司分等次嗎? 麥基洗德的等次代表甚麼樣的層次。

大 A 說:

整體來說,今天的經文我的領受也有限,求 神在禮拜中帶領。

我查了一下,在摩西律法之前,聖經唯一明確的說是麥基洗德是至高 神的祭司﹝創 14:18﹞,顯然他與 神有特殊的關係。假如我們比照 來 5:5-6 的經文,或許可以猜想它所要呈現的可能是說明耶穌是 神所欽點的,永遠為祭司。

至於等次的不同,可能是說明祂與律法下亞倫家的祭司不同,高出一等。

雖然等次不同,無論屬於哪個等次,祭司的職分是奉派替人辦理屬 神的事,為要獻上禮物和贖罪祭。祭司與一般人並無不同,他也是軟弱的,因此身為祭司務必要有同理心,要能體諒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擔任祭司的職分不是由自己決定的,是要蒙 神所召。但是在舊約聖經的描述中,祭司卻是由亞倫家世襲的,這讓我感覺有些迷惘。

另外,比較耐人尋味的是它似乎在強調耶穌基督,即使貴為 神的兒子,祂與我們並沒有大不相同,一樣為軟弱所困,藉由所受的苦難祂學了順從,成了完全人的典範。

小 A 說:

還是一頭霧水。

大 A 說:

與其說耶穌基督學了順從,倒不如說祂的受難乃是以「道成肉身」,向我們示範如何學得順從,以成就 神對我們的期待 - 神要我們歸祂作祭司的國度,為聖潔的國民﹝出 19:6﹞。

小 A 說:

感謝主,現在影像比較清晰了。我們或許不足,也確實不足,窮我們畢生之力,也難以成就麥基洗德的等次的祭司。我們是人,不是 神。 神透過耶穌基督向我們顯明一條提升自己的道路,以取得人間祭司的榮耀﹝來 5:1﹞。

大 A 說:

說得極是。認知 我們是人,不是 神,這並不是妄自菲薄,而是窺知存在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們活出基督的要訣,在於承認自己的不足,也就是認了自己的罪,以謙卑的心,接受 神的試煉、淬鍊,以習得順從。

所以我們應當將挫折視為重新自我檢視的提醒,協助發現我們的不足,或稱罪,學習耶穌基督的教誨,除去罪,以便提升自己的等次。而不是自認為罪人,而失去盼望。

小 A 說:

所以說失敗為成功之母,苦難是化妝的祝福。

大 A 說:

順遂的時候,更是要兢兢業業,切不可躊躇滿志,而停止奔向標竿的腳步。

基本上需要有一個重要的認知,我們要做神的事,不要為神做事。想 要改變,先維持靜默。 我忽然想到一件事,或許是事後諸葛,但是值得我們反思。

小 A 說:

甚麼事,要不要與我分享。

大 A 說:

記得你要接團契會長之前,神捎來訊息要我轉達“不要以自己的希望去帶團契。”我感覺會長的一年讓你有許多的挫折,因為出了一個搗蛋鬼。

這是一次經歷,假如你可以將那個搗蛋鬼視為神的使者,即使是撒但,撒旦的意思是“抵擋﹝太 4:10﹞”,它的功能乃在協助你修改方向, 讓你能真正做 神的事,而不是為 神做事。

蔡總統的國慶演說 遇到一些批評,今天她在 臉書 上邀請不同政黨可以基於不同政策看法,給予更好的建議。

開放心,發現機會。

 

 

 



Wednesday, October 6, 2021

2021/10/06 第 202 回 - 神的樣貌

 

來 4:15 ... 他也曾凡事受過試探,與我們一樣,只是他沒有犯罪。 

 

沒有人會懷疑 神的道是活潑的、有功效的,它比一切的刀刃更快,能穿透一切,包括人的內心世界。我們在 神前是赤露敞開的,無可隱瞞﹝來 4:12-13﹞。 神透過耶穌基督道成肉身向我們顯明祂的道,我們所看到的卻是一個謙卑的,凡事受試探的人,與我們不同的是祂沒有犯罪。耶穌基督所展現的形象,顯示的似乎是軟弱,這與一般人對於 神的形象的想像有相當的落差。

大  A 說:

今天的經文 以闡釋 神的道開始,接著敘述道成肉身的耶穌基督,祂所顯明的道引領我去探詢 神的樣貌。你認為 神的長相如何?

小 A 說:

神應該沒有具體的形象。 

大 A 說:

是的,雖然聖經上說,神照著祂的形象、樣式造人﹝創 1:26﹞,但是這並不反映在於人的外型之上。

小 A 說:

那麼 神的形象與樣式是甚麼呢,祂與人有何不同呢?

大 A 說:

或許是指稱一些內涵或是特質吧,我們要透過 神所顯明的道去探尋。

今天的經文中說明 神是活潑的、有功效的、無堅不摧的、祂能夠洞察人心﹝來 4:12﹞。雖然我們相信 神是至高至大的、全能的、無所不知與無所不在的,祂卻不是高不可攀,祂與我們一樣凡事受過試探,只是祂沒有犯罪。

小 A 說:

它的意思說 神與我們不同乃在於祂沒有犯罪?透過耶穌基督的救贖,洗淨了我們的罪,我們豈不是與 神沒有了差異?

大 A 說:

大哉問,我想耶穌基督顯明了一條通往神國的道路。感謝 神賜給我一篇文章,談論人與 神的差異,提出一個不同於往常我們所接觸的論述,引領著我的思考。該文強調 人不是 神,人仿效 神所難以超越的極限,由「那人獨居不好﹝創 2:18﹞」切入,認為這則經文所陳述 神為人創造一個伴侶的理由,並不是為解決人孤獨,問題在於人的傲慢,不知道自己的有限,而致於跨越本分,妄想自己為 神。

小 A 說:

所以說傲慢是人的罪? 

大 A 說:

我們難以驟下這樣的結論,但是傲慢確實是人必須努力加以克服的一項障礙。人因自我膨脹,不只喪失求知的意願與學習的機會。傲慢的人容易自義,喜歡論斷人的不是,認為非我群者,均屬下品而生鄙夷之心,不易與人和睦相處,而致於孤獨。神為人造了伴侶,就是希望提供人操練與人相處之道的機會,而能更貼近神。

小 A 說:

諷刺的乃是亞當與夏娃兩人竟然合謀違背 神的旨意,而將罪帶入這個世界﹝羅 5:12﹞,人還是辜負了 神創造的美意。

大 A 說:

所以說傲慢是人所難以超越的一個缺陷,阻隔了人與 神建立和好的關係。為此我們的救贖主,耶穌基督,向我們顯明的是祂不以與 神為同等為強奪的, 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這才真正的是 神的樣式﹝腓 2:6-7﹞。

一般而言,我們很難得知 神是甚麼樣的樣貌,但是可以確定的是傲慢絕對不是 神的樣貌,我們如何克服這一個人格的缺陷呢?

小 A 說:

傲慢的相反詞是謙虛,套一句蘇格拉底的話:“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有意義的人生要不斷的自我審視。 

大 A 說:

但是探詢的過程中經常會發生爭執,甚至反目成仇,不只耶穌基督,蘇格拉底也因此賠上一條老命。

小 A 說:

這確實是一條人難以跨越的死胡同。

大 A 說:

是啊,即使是善意的關懷因為表達方式的缺憾,還有一些個人的既有成見,造成爭執或不快。這樣的事,在昨天就發生在我們的家中。

我、阿媽與大姑姑都不是直升機長輩﹝helicopter parents﹞,我們並不是要為你安排人生,只是提供一些我們所知道的選項讓你參考,沒有任何強制性。或許正是人性的傲慢,造成彼此的誤解。

小 A 說:

我也有了一些思考,旁聽 Sherman 叔叔的課,我喜歡他提出一個「以終為始」的概念。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所缺乏的並不是選項,而是過多的選項而使我們迷失了方向,東奔西跑,終究迷失了方向。 

大 A 說:

是啊,或許我們可以將你的生涯規劃看成一個陌生問題,與其談論一些旁枝細節,倒不如先確定人生的方向,再去尋找可落地的方案。但是很重要的是要避免傲慢,讓終極目標變成一個框架,而可能搭錯班車。

小 A 說:

所以人際的技巧,避免傲慢是一個必修課程。

大 A 說:

今天 神讓我們的學習的似乎就是這個道理,得「道」者多助,因為祂是活潑的、有功效的、無堅不摧的。雖然 神威力強大,但是祂並不是使用強奪的方式,而是以謙虛包容的心,使自己成長。

人的傲慢是致使人難以超越界限的障礙,我們要學習蘇格拉底,知道自己甚麼都不知道,只有放低身段,在探索中學習,才能發現神的樣貌。

小 A 說:

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