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19, 2021

2021/01/20 第 165 回 - 如何得人如得魚


可 1:14-15 ... 宣傳 神的福音,說:「日期滿了, 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

 

福音是甚麼?毫無疑問,我們都知道,也承認耶穌基督是我們的救主。因為祂,讓我們得到拯救。知道,且相信就一切 OK 了嗎?兩千多年過去了,事情並沒有發生。信福音並沒有任何門檻,只要心裡相信、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 10:10﹞,神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 5:45﹞。但是那門是窄的,路是小的,找著的人也少﹝太 7:14﹞。問題出在人多不願悔改,他們因離不開這個世界,也就進不了神的國。這就是“不信”。

小 A:

我有一個問題,經文上提到的這些人為什麼一聽到耶穌的呼召,就跟從了祂,甚至撇下自己的父親於不顧。

大 A:

今天的經文 是一個精簡版,成功地運用了文學懸疑﹝suspense﹞的技巧,吸引讀者做進一步的探尋,共同勾勒出故事的全貌。我想這攸關當時的時代背景,還有耶穌基督的魅力。

想像當時或許是一個亂世,人的生活充滿了挫折。施洗約翰興起的一絲的希望,他卻被關進了監獄,耶穌也轉進到了加利利﹝可 1:14﹞。對身為漁夫的這幾個人,可能因為打不到魚﹝路 5:5﹞,生活相當的清苦,看不見未來的展望。而在耶穌的帶領下,卻得到意外的豐收,乃致需要夥伴西庇太的兒子雅各與約翰的幫忙﹝路 5:7﹞,也讓耶穌一下子收割了兩艘船的人。

當然,耶穌也許也跟他們談論神的國的大業,說服他們與其有一頓,沒一頓的看天吃飯,倒不如投入神的國的事工,開始「得人」如得魚的功業。

小 A:

這或許不是故事的全貌,卻是一個合理的說法。耶穌帶給他們四個人新的盼望,因此他們願意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路 5:11﹞。

沒有不敬的意思,但怎麼聽起來,好像是耶穌藉由施展神蹟來利誘雅各跟約翰來隨他?

大 A:

說利誘未免太沉重了,主要是雙方談論的是不同的標的。耶穌所說的是 神的國,祂使用魚獲作為譬喻,門徒則尚未進化,他們以世俗的價值進行思考。

我們可以討論第二道懸疑,甚麼是「得人」?

小 A:

得到人望,為人所景仰與推崇。跟得魚一樣,能滿載而歸,而人的本益比似乎比較高。

大 A:

沒錯。多數人所想像的是讓自己有所得,讓自己成為統御眾人的王公大臣,達成功名利祿,這也難怪彼得等眾人願意撇了家業去跟從耶穌。即令是我們所熟悉的教會,推動的是「一領一新倍加」,追求的是教會人數的成長。

感謝 神不經意的賜下今天的 詩歌 給我們以下的啟發,歌詞中提到:

得人魚夫要一生降服,約旦河邊的感動心中永駐。
得人魚夫要後繼前仆,萬國萬民都歸神的國度。

我們要為 神的國得人,為此必要犧牲奉獻,可能要付出為多人捨命的代價﹝太 20:28﹞。

即使到耶穌事工的末期,使徒們還曾為誰為首走後門,而且鬧得不可開交﹝太 20:24﹞,為此耶穌還得特別明確開示 神的國與外邦的不同﹝太 20:25-28﹞。

小 A:

跟隨耶穌,所圖為何?

大 A:

為要取得 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創 15:1,腓 3:14﹞。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 2:9﹞,一種極樂的境界﹝sublime﹞。

小 A:

很難掌握。感覺就算經常讀經也難以勾勒出全貌?

大 A:

兩個不同的世界,全然不同的價值觀。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只要我們相信「日期滿了, 神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可 1:15﹞。」摒棄自我的私利,為 神的國的降臨,預備祂的道,修直祂的路。由自身做起,改變周遭的環境,必能「得人如得魚」,讓世界更美好﹝Tikkun Olam﹞。

不要效法這個世界,我遵循的 建國之道 就是:

我反抗,故我們在。打破自「我」,追求「最大個人」,以「一人一國」的方式,建立 #007F7F 公平、「公」義的新國度。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