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 37:5-6 ... 我必使氣息進入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我必給你們加上筋,使你們長肉,又將皮遮蔽你們,使氣息進入你們裡面,你們就要活了;你們便知道我是耶和華。
這是神吩咐先知以西結所說的預言 - 重生的預言。生命的起源就是創造主的神,與神隔絕,人就失去了生命的氣息。相信神讓我們得以如枯骨長肉。
大 A 說:
對於今天的經文﹝結 37:1-14﹞,你有甚麼評論呢?
小 A 說:
一個死人復活的神蹟。
大 A 說:
重點在於「國度的意義」。
受洗之前,很多年前的一個夜晚,那時對聖經還是很陌生,第一次接觸到這段經文。它對於重症患者的我,確實有相當的鼓舞,讓我對生命重新燃起了盼望。今天再度閱讀這些經文,因為對於聖經有了更多粗淺的接觸,我領受到幾個概念:
人子、聖靈、復活、死人,還有預言。
小 A 說:
願聞其詳。
大 A 說:
耶穌自稱“人子”,一般的解釋是引用 但 7:13 的經文,證明祂是由天而降的彌賽亞。我不知道此地與但以理書原文的用字是否有差異,和合本與 ASV 譯本使用相同的字詞翻譯,而現中修訂版卻翻譯成為“必朽的人﹝結 37:3,9﹞”,饒富趣味。
「耶穌總是自稱“人子”」曾經困擾過我,明明祂是神的兒子﹝son of God﹞,為何自稱為人子﹝son of man﹞呢?使用 但 7:13 經文中先知所描述的異象將耶穌與彌賽亞做成連結是主內廣為接受作法。惟這是人的意思,我們無法確定是否為耶穌的本意。而且耶穌禁戒門徒將祂身分告訴人﹝可 8:30﹞,也不認為自己是大衛的子孫﹝太 22:45﹞,祂又如何會想透過「人子」兩字與但以理書經文做成連結去彰顯自己呢?
個人閱讀馬可 8 章時發現耶穌與門徒的一段對話﹝可 8:27-33﹞,在其中對耶穌基督的身分有三種不同的陳述。外人的看法﹝可 8:28﹞、使徒所認為的﹝可 8:29﹞和耶穌基督自我的陳述﹝可 8:31﹞。前兩種說法很容易建立某種有形的連結,而耶穌所陳述則是一個過程,它表彰了神的救恩計劃。換句話說,一個真實的、活的“我”是一項使命,一項遂行神的旨意的使命,徒有形體,沒有氣息的則必朽壞。
個人因此對耶穌使用「人子」稱呼自己有了一種不同的理解。耶穌是「道成肉身」的基督,即使顯現在可見的肉身之中,祂並不是一般的凡人。祂責備不體貼神的意思的彼得為撒旦﹝可 8:33﹞,以祂的肉身去顯明歷代以來隱藏在創造萬物神裡的奧祕﹝弗 3:9﹞。易言之,耶穌雖然行諸於外表,向我們顯明了神的形像與樣式﹝創 1:26﹞,卻是以心靈與誠實提供生命的氣息﹝約 4:23﹞。
根據這樣的脈絡,「人子」乃指透過耶穌基督呼叫阿爸父,領受兒子的心﹝羅8:15﹞的人。雖然耶穌是上帝的獨子,耶穌告訴我們只要在祂裡面,人人可以成為神的兒女。因此耶穌自稱「人子」乃是設立一個典範,告訴我等人類,要能跟從祂一起去顯明神的道。因此「人子」是一個集合名詞,是耶穌基督對人類全體的期許,也就是神救恩計畫的根本。
比對今天和合本與現中修訂本的翻譯,個人感覺「人子」與「有筋、有肉,有皮遮蔽的」軀體的差別在於神所賜的氣息﹝結 37:8﹞,或稱聖靈。生命與枯骨、活人與死人,不朽與必朽的差別就在於能否體貼神的意思。 而預言就是相信神、相信耶穌基督,就能領受聖靈,或稱氣息,使枯乾的肢體變得饒有生命。
小 A 說:
哇,好精闢的分析喔!
大 A 說:
如果能夠如此的理解,你認為我們應該如何進行生活的應用呢?
小 A 說:
我還在咀嚼消化中,你可以先跟我分享你的觀點嗎?
大 A 說:
我們務必要想辦法跳脫這個世界,聚焦於神。當你遇到困難,覺得枯乾的時候,與其在這個世界中競逐,追求物質的享受、感官的快感、學歷、權力與名譽等萬國的榮華﹝太 4:8﹞,要能單單的仰望神,去體貼神的意思。
即以目前我們所遭逢的,令人感到十分擔憂全球傳染的武漢肺炎為例,在抗疫之餘,我們更要思考它所傳遞神的旨意。我認為某種程度上,神捎來一個警訊,過度追求物質的消費文明使人們枯乾。表面上雖然貿易往來熱絡,多數的人類的生活卻似先知以西結類比為遍野枯乾的骨骸的以色列人一樣,失去了生活的指望﹝結 37:11﹞。匱乏的生活,致使各國近年來自殺的人口普遍的逐年增加。
小 A 說:
因此,誠如蘇格拉底所說的,A life without examination is not worth living,我們要聆聽神的話語,不斷的檢視我們的生活。
大 A 說:
正是,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 9:10﹞,如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說:Counsel woven into the fabric of real life is wisdom,將神的話語融會在我們真實的生活中,讓精意(或譯:聖靈),神所賜的氣息來引導我們的生命﹝林後 3:6﹞。
小 A 說:
道理我懂,但是應該如何去實踐呢?
大 A 說:
出家為尼。
小 A 說:
那豈不是要削髮嗎?
大 A 說:
理光頭不過是表面的儀式,真正重要的是心靈與誠實﹝約 4:23﹞。我不認為所有的尼姑都認識神,重點是不要花費時間在看護那一頭俗稱煩惱絲的秀髮,而忘記禱告,乃至成為枯乾的骸骨。俗諺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一切的問題、煩惱都是因為只在乎必朽的肢體,而未能體貼聖靈,那就是死路一條﹝羅 8:6﹞。
我認為“出家”真正的意思就是要跳脫這世界,進入神的國度。
小 A 說:
所以就是要「惟神是問」嗎?
大 A 說:
Why God,求問神的旨意。凡事不是照我們的意思,而是照神的意思﹝太 26:39﹞,這才是真正的禱告。
當生活遇到挫折,感到枯乾的時候,就是要求問神。告訴神。我們願意看見祂、認識祂,請祂讓我們知道祂要我們做甚麼,如何去成全祂的使命。
日前你靈修文章提到“在困境中,我們與其他基督徒相交,同行天路非常的重要。”要點是你看到的是「與人相交」,或是「同行天路」。作者可能需要加註能陪伴我們一起到神前“真正的”基督徒三個字。 不要讓我們因為得到朋友的陪伴與扶持,心生力量而「執迷不悟」,或者是遇到類似約伯三友那種拼命出艘主義的朋友,反而弄得人進退失據。
倚賴神,不要倚賴人。所謂的「死黨」,猶如以西結所經過遍野枯乾的骸骨,不過就是死在一起的一群人。我們知道汙鬼的名叫「群」,因為多的緣故﹝可 5:9﹞。
我們要相信神,與神做朋友﹝約 15:15,雅 2:23﹞。
小 A 說:
感謝神,檢討起來爾來我因為過於專注在營造「人」際關係,忽略了與神同行,學到了一些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