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May 17, 2019

2019/05/22 第 78 回 - 求神用臉光照



詩 67:1-2 願 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萬國得知你的救恩。

求神的光照,也就是讓神能夠以愛看待我們,使我們得以與神維持一個良好的關係。藉由我們與神的互動,讓人看見神所顯明的道路,使萬民同得救恩。

大 A 說:

Any comment?

小 A 說:

詩人求神的祝福,blessing。

大 A 說:

我發現一件事,詩人並不是為單一個人祈求,在禱告中他使用“我們”與“萬民”這樣的多數名詞。求的是人類能夠與神維持良好的關係,讓神在我們身上展現祂的大能,而能成為多人的範例。

小 A 說:

感謝你深入的解析。

大 A 說:

不客氣。今天的禮拜開始的禱告中,我特別去翻出王上 19:11-12 的經文你可有任何領受?

小 A 說:

願聞其詳。

大 A 說:

希望我們能夠共同去聽聞神在風後、地震後、火後的那微小的聲音。我認為今天的經文表面上看來非常的直白,許多基督徒會做出類似的禱告。但是我們應該去思考文字底下的意涵,你覺得詩人所要傳達的意境是甚麼呢?

小 A 說:

合一在神裡?

大 A 說:

這幾天我看到 Circe Institute 一篇 談到學習不同語言的文章。

小 A 說:

真巧誒,剛好我也有看到。作者學習西班牙文,努力的想與一些墨西哥人溝通,了解他們的文化。

大 A 說:

對,但是作者也更深入的提出語言學習的障礙,字詞的引用失當是經常發生的事。無論有意,或是無心,會產生一些所謂的 expletive,也就是“粗魯、空洞的”文字,造成彼此的誤會與爭議。

作者還舉了伊甸園的故事為例,說明“罪”致使“人與神”、“男人與女人”,還有“人類與其他受造物”之間的隔閡,而這樣的鴻溝更因為人自以為是,各自築起的“巴別城牆”給深化了。因此語言的學習務必先將這一堵牆打掉。

換句話說,語言學習應該是“傾聽”重於“口說”。即使是同文同種的人之間,也應該要彼此學習,才能避免因字詞使用的誤解,甚或惡意的彼此互抓語病,扣帽子,而造成不必要的爭論。近代哲學的思維,經歷一次「語言轉向﹝linguistic turn﹞」,主張一切的哲學問題,歸根究底都是語言的問題。

小 A 說:

似乎我們扯得有些遠了。

大 A 說:

應該說有些深。

小 A 說:

哇,linguistic turn。

大 A 說:

讓我們回到今天的經文,我認為詩人感受到世道的紛亂,因此祈求神用臉光照我們。我不懂原文,但是對於“臉的光照”覺得很稀奇,因此查了幾種譯本,得到的印象是詩人的渴望是要能看到神的慈顏,也就是可以聽見神那微小的聲音,讓人們得以有所遵循,共同追求神的救恩。人必要了解地所出的土產,乃是神賜福給祂的民的。我們之所以配得,不是因為個人的能力,而是因為能留意聽從神的話,遵行他的一切誡命﹝申 28:1﹞。而所謂超乎天下萬民之上﹝申 28:1﹞,不是因為神的額外恩賜而志得意滿,作威作福,而是應該履行牧養耶穌基督的羊﹝約 21:15-17﹞的責任。

小 A 說:

原來求神“用臉光照”就是用心聆聽。

同樣的道理似乎可以應用在上課聽講與課程資料的閱讀,我們希望得到老師的光照,並且在閱讀中在讀者心中或身上「重建﹝Reincarnation﹞」,也就是將書本或課堂的內容充分的活用。

昨天我在半睡半醒之間閱讀「見樹又見林」一書原本遇到障礙,但是我驅策自己硬著硬皮去探詢,在沉悶的閱讀中發現興趣。

它提到若能打破價值的框架,突破可能性的限制,存在有更大的空間,讓你看到的不只是幾棵樹,而會是一大片森林與它的生態。

突破原有價值觀或認知的限制,我們或許能夠看到更大的世界。換句話說,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觀,並不是了解世界的唯一方式,而是眾多方式中的一種。

以挪威為例,在挪威的火車站裡,你看不到售票口,也看不見監督旅客的剪票員。無人監督的車站仍能順利運作,其實是立基在所有國民都能彼此信任的基礎上。旅客們各個都明白,他們的便利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貢獻的結果。

想想,如果在台灣社會,我們彼此間都能有這樣的信任,也許整體社會氛圍會更和諧些。

好在當時沒有因為讀得昏昏欲睡,而闔上書本或跳過不讀。不然就要錯過這勵志的故事了。

大 A 說:

所以說,我們要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雅 1:19﹞, 這應該是一種謙卑的展現。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