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9, 2019

2019/05/29 第 79 回 - 全然委身


徒 16:25-26 ... 在內監裡 ... 保羅和西拉禱告,唱詩讚美神...


保羅因信仰的爭議,遭受棍打,並下在監裡,遭此橫禍卻依然禱告與唱詩讚美神。

大 A 說:

What have you learned?

小 A 說:

Still pondering。雖然對這個故事我有深刻的印象,今生中第一次進入﹝台中民族路﹞教會就接觸到這個故事。當時感覺「一個人信主,全家得救」非常神奇,即使我對得救是甚麼一點概念也沒有。

大 A 說:

怪不得後來你都不再去教會,因為你認為一家派一個代表去就行了。

小 A  說:

或許應該說是緣分未到吧,後來到了桃園,可是我帶頭上教會的喔。

大 A 說:

讓我來陳述一下經文的景況。一位身為乩童的使女認出保羅等人具有神所授的權能,試圖依附牟利。

小 A 說:

應該是一位靈媒吧?

大 A 說:

好吧,雖然我不曉得乩童與靈媒有何區別。

小 A 說:

靈媒是天生的,乩童則是神明所挑選的,經家人的同意,需要受一些“專業”的訓練。

大 A 說:

不管是稱之為乩童或靈媒,應該都不是出於神的﹝約壹 4:1﹞。重點是那個使女雖然有通靈的能耐,並藉以斂財,卻也想依附保羅,跟隨在後似乎想從中擴大效益。使徒行傳中有其他類似的記載例如被彼得所斥責的西門﹝徒 8:9,20﹞。

比較有趣的是那為使女承認保羅人等是「至高 神的僕人,對你們傳說救人的道﹝徒 16:17﹞」,似乎對保羅多所推崇,並向眾人傳救人的道,為何惹保羅心中厭煩呢?

小 A 說:

因為心懷不軌嗎?你覺得問題出在那裡?

大 A 說:

出發點的不同。她表面上尊崇保羅所傳的道,骨子裡是想藉由依附保羅提高自己的身價。她的主要目的在斂財、利己,而不是傳主的福音。在基督裡,我們也發現有人奉基督的名開授收費昂貴的課程,這種行為應該也是為神所不喜。我們知道凡事都有其成本,教會執事的生活要受妥善的照顧,但是拿神的話語來牟利是不應該的。

相對於那為使女的作為,下半段經文﹝徒 16:19-34﹞保羅與西拉遭人棍打並被下到監裡,兩者呈現了一個重大的對比。

小 A 說:

你看得真仔細。

大 A 說:

感謝神的光照。

其實在禮拜開始之前,我對於經文呈現的方式相當的困惑,看不到這兩個事件的關聯性。此時此刻與你對談赫然受到神啟才感受到這種的反差。

我們明白的看到使女與她的主人因未能遂其心願,憤而誣陷保羅等人,詆毀他們傳羅馬人所不可受不可行的規矩﹝徒 16:21﹞。

保羅等為主蒙不白之冤,遭受刑罰的苦楚,卻不改其志,深夜在獄中依然禱告、唱詩讚美神。神的大能免了他們的枷鎖,他們卻依然可以體察神的旨意,可以離開卻沒有脫逃,乃至後來可以領禁卒全家信主。

小 A 說:

你的分析相當的合理。

大 A 說:

你有甚麼批評?

小 A 說:

豈敢。感謝你的啟發,所以我們要用心靈與誠實敬拜神﹝約 4:23-24﹞,不是使用華麗的語言去“說服勾引”人入教﹝太 23:15﹞,而是要與神維持一個緊密的關係,好叫世界得知神的道路,萬國得知神的救恩﹝詩 67:2﹞。

大 A 說:

確實如此,我們絕不能讓禱告的殿變成賊窩﹝太 21:13﹞,雖然說「沒有錢萬萬不能」,教會涉足營利事業必須非常的謹慎。

我們不能以世俗的利得 - 福、祿、壽、喜 - 做為信仰的標的,而是要能全然委身,不計毀譽,做為主的器皿。

保羅一生為主的事工受盡折磨,被鞭打五次、棍打三次、被石頭打了一次;遇著船壞三次, ... ﹝林後 11:24-25﹞,他所誇的是自己的軟弱﹝林後 11:30﹞,而將一切榮耀歸主。不要積攢財寶在地上 ... 只要積攢財寶在天上; ...  因為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 6:19-21﹞。

小 A 說:

是啊,憂傷痛悔的心,神必不看輕﹝詩 51:17﹞。最近再次閱讀 Dante 的 Divine Comedy,那些自己為是,追求虛名的人全部可以在地獄﹝inferno﹞中遇見,只有能夠悔改的人才能進入天堂﹝paradiso﹞和煉獄﹝purgatory﹞。

大 A 說:

我們要尊崇神的主權。是的,人性總是想趨吉避凶,但是堅忍的委身是信仰的基礎,誠如耶穌基督在客西馬尼園中的禱告,在憂傷中求神叫這杯離開我們。然而,不要照我們的意思,只要照神的意思﹝太 26:36﹞。我們相信神是信實的,必不叫我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我們開一條出路,叫我們能忍受得住﹝林前 10:13﹞。













Friday, May 17, 2019

2019/05/22 第 78 回 - 求神用臉光照



詩 67:1-2 願 神憐憫我們,賜福與我們,用臉光照我們,好叫世界得知你的道路,萬國得知你的救恩。

求神的光照,也就是讓神能夠以愛看待我們,使我們得以與神維持一個良好的關係。藉由我們與神的互動,讓人看見神所顯明的道路,使萬民同得救恩。

大 A 說:

Any comment?

小 A 說:

詩人求神的祝福,blessing。

大 A 說:

我發現一件事,詩人並不是為單一個人祈求,在禱告中他使用“我們”與“萬民”這樣的多數名詞。求的是人類能夠與神維持良好的關係,讓神在我們身上展現祂的大能,而能成為多人的範例。

小 A 說:

感謝你深入的解析。

大 A 說:

不客氣。今天的禮拜開始的禱告中,我特別去翻出王上 19:11-12 的經文你可有任何領受?

小 A 說:

願聞其詳。

大 A 說:

希望我們能夠共同去聽聞神在風後、地震後、火後的那微小的聲音。我認為今天的經文表面上看來非常的直白,許多基督徒會做出類似的禱告。但是我們應該去思考文字底下的意涵,你覺得詩人所要傳達的意境是甚麼呢?

小 A 說:

合一在神裡?

大 A 說:

這幾天我看到 Circe Institute 一篇 談到學習不同語言的文章。

小 A 說:

真巧誒,剛好我也有看到。作者學習西班牙文,努力的想與一些墨西哥人溝通,了解他們的文化。

大 A 說:

對,但是作者也更深入的提出語言學習的障礙,字詞的引用失當是經常發生的事。無論有意,或是無心,會產生一些所謂的 expletive,也就是“粗魯、空洞的”文字,造成彼此的誤會與爭議。

作者還舉了伊甸園的故事為例,說明“罪”致使“人與神”、“男人與女人”,還有“人類與其他受造物”之間的隔閡,而這樣的鴻溝更因為人自以為是,各自築起的“巴別城牆”給深化了。因此語言的學習務必先將這一堵牆打掉。

換句話說,語言學習應該是“傾聽”重於“口說”。即使是同文同種的人之間,也應該要彼此學習,才能避免因字詞使用的誤解,甚或惡意的彼此互抓語病,扣帽子,而造成不必要的爭論。近代哲學的思維,經歷一次「語言轉向﹝linguistic turn﹞」,主張一切的哲學問題,歸根究底都是語言的問題。

小 A 說:

似乎我們扯得有些遠了。

大 A 說:

應該說有些深。

小 A 說:

哇,linguistic turn。

大 A 說:

讓我們回到今天的經文,我認為詩人感受到世道的紛亂,因此祈求神用臉光照我們。我不懂原文,但是對於“臉的光照”覺得很稀奇,因此查了幾種譯本,得到的印象是詩人的渴望是要能看到神的慈顏,也就是可以聽見神那微小的聲音,讓人們得以有所遵循,共同追求神的救恩。人必要了解地所出的土產,乃是神賜福給祂的民的。我們之所以配得,不是因為個人的能力,而是因為能留意聽從神的話,遵行他的一切誡命﹝申 28:1﹞。而所謂超乎天下萬民之上﹝申 28:1﹞,不是因為神的額外恩賜而志得意滿,作威作福,而是應該履行牧養耶穌基督的羊﹝約 21:15-17﹞的責任。

小 A 說:

原來求神“用臉光照”就是用心聆聽。

同樣的道理似乎可以應用在上課聽講與課程資料的閱讀,我們希望得到老師的光照,並且在閱讀中在讀者心中或身上「重建﹝Reincarnation﹞」,也就是將書本或課堂的內容充分的活用。

昨天我在半睡半醒之間閱讀「見樹又見林」一書原本遇到障礙,但是我驅策自己硬著硬皮去探詢,在沉悶的閱讀中發現興趣。

它提到若能打破價值的框架,突破可能性的限制,存在有更大的空間,讓你看到的不只是幾棵樹,而會是一大片森林與它的生態。

突破原有價值觀或認知的限制,我們或許能夠看到更大的世界。換句話說,我們習以為常的世界觀,並不是了解世界的唯一方式,而是眾多方式中的一種。

以挪威為例,在挪威的火車站裡,你看不到售票口,也看不見監督旅客的剪票員。無人監督的車站仍能順利運作,其實是立基在所有國民都能彼此信任的基礎上。旅客們各個都明白,他們的便利是因為每個人都有貢獻的結果。

想想,如果在台灣社會,我們彼此間都能有這樣的信任,也許整體社會氛圍會更和諧些。

好在當時沒有因為讀得昏昏欲睡,而闔上書本或跳過不讀。不然就要錯過這勵志的故事了。

大 A 說:

所以說,我們要要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雅 1:19﹞, 這應該是一種謙卑的展現。









Wednesday, May 15, 2019

2019/05/15 第 77 回 - 讚美神



詩 148:1 你們要讚美耶和華!從天上讚美耶和華,在高處讚美他!

讚美神是基本的教導,無時無刻我們都要讚美神。苦難中,如何在不見天日的幽谷中讚美神?當趾高氣昂的時候,如何在聚焦的鎂光燈中看見神的榮耀?

大 A 說:

今天領受的經文,相信身為基督徒沒有人會反對要讚美神的,聖經中也有相當的教導。但是我們知道在甚麼時候,如何的,為甚麼的理由讚美神呢?

小 A 說:

我必須承認,雖然感謝神的帶領,向神禱告,訴說自己的心意,但是我很少,甚至不知道要怎麼讚美神。

你呢?

大 A 說:

你知道的,雖然五音不全,我經常的哼唱聖詩第 303首:“主,我要謳咾祢。”

小 A 說:

對啊,唱詩歌是一種讚美神的方式。

大 A 說:

所以說,你是客氣了,當你司琴的時候,你正引導會眾去讚美神。

小 A 說:

嘻嘻,你這樣說讓我有一點臉紅。<3

大 A 說:

事情一旦成為一種習慣,我們就會自動自發的去做,不是一種刻意作為,或許你自己都沒有查覺到,所以不用過於自責。

讚美神或許與世俗用一些取悅、吹捧的話語的讚美不同,如聖詩的歌詞所說的讚美神最要緊的是要「盡心、盡性、盡意﹝太 22:37﹞」,我們感受神的大能與無上的恩典,不要忘記報揚神的奇妙大權能,歸榮光於神的聖名。

另外神喜愛憐憫,不喜愛祭祀﹝太 12:7﹞。因此若我們能將主交代的事﹝太 25:35-36﹞做在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應該就是一種讚美。

為了參考他人的做法我就以“稱頌”與“讚美”兩個關鍵字去搜尋詩篇,結果前者有 17 節經文,後者有 85 節經文。以下做的一些簡單的歸納:

  • 感謝主聽聞人懇求的聲音
  • 感謝神在堅固的城裡對我們展現祂奇妙的慈愛
  • 自亙古直到永遠,就是當稱頌
  • 使人聽到讚美神的聲音 - 也就是歸榮光予主的聖名
  • 未推卻我們的禱告與施予無盡的慈愛
  • 感謝神為我們背負重擔,拯救我們
  • 神是可畏的,祂賜給力量與權能
  • 神獨行奇事
  • 榮耀神的名
  • 在神的殿中祝福他人
  • 感謝神以律例教訓我們,引導我們的生活
  • 神的大能沒有吞噬悖逆的我們
  • 獨自夜間在神的殿中
  • 感謝神教我爭戰、打仗

我們可以發現「讚美神」與「敬拜神」、「感謝神」大概是同意字。

小 A 說:

所以讚美神與一般世俗的不同,後者多基於一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具有個人偏好的成分。神是當得讚美的,無論我們處於何種的境遇。

大 A 說:

是的,讚美應該是一種美德,記得我很久以前提出一個基督徒的家訓:「讚美、感恩、謙卑、反省」,讚美讓我們對世界有一種正面的看法。

也許當我們看到一個人,或是一種惱人的景致,在批評之前,我們應該試著去找出它的優點,可稱頌的地方。

小 A 說:

很好,那麼請你告訴我你會怎麼讚美韓國瑜與郭台銘?

大 A 說:

哇,你這個問題辣,雖然韓粉很多,我卻還真的找不到韓國瑜的優點。

勉強的說,接地氣,厚臉皮。

小 A 說:

這是讚美,還是一種挖苦﹝sarcasm﹞。

大 A 說:

這不是我發明的低級幽默﹝lower form of humor﹞,是媒體這麼說的。

不過不要忘記,當你求助無門的時候應跟怎麼辦?

小 A 說:

求問神?

大 A 說:

擠霸分。

保羅說:沒有權柄不是出於 神的。凡掌權的都是 神所命的﹝羅 13:1﹞。 我們或許不會讚美韓國瑜,但是相信若我們立志遵行神的旨意,要知道一切的教訓都是出於祂﹝約 7:17﹞,當我們遇到惱人的事,其實就是應該讚美神的時候。

讓我們讚美神的大能,然後去察驗祂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 12:2﹞。

小 A 說:

經過你這麼一說,只有相信神,才能讚美神。

大 A 說:

是的,相信神的同在,祂的一切安排都有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神是應該稱頌的﹝詩 28:6﹞。

小 A 說:

Amen













Wednesday, May 8, 2019

2019/05/08 第 76 回 - 揀選


啟 7:14 這些人是從大患難中出來的,曾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

血可以洗白衣服?事實上,眾所皆知血跡是很難清理的,何以羔羊的血具有獨特的潔白能力呢?我想重點應該在「改變﹝林前 15:51-52﹞」,讓我們由一個汙穢,充滿貪念的人,褪去舊有的外衣,披戴基督﹝加 3:27﹞,成了一個新造的人。

大 A 說:

今天繼續啟示錄,你有甚麼要分享的?

小 A 說:

做了一點小小的研究,啟示錄的作者是約翰,他似乎是耶穌的門徒之一。七印表示人生的奧秘,在這幾節經文,似乎約翰看到一些過去並不熟悉的影像,而有“我”與“他們”的區隔。

大 A 說:

確實。假如我們看完通篇的經文,加上新眼光的導讀,於第六印後第七印開封之前,神預先為以色列各族做了印記,將他們分別出來。然後約翰看到還有多不可勝數,來自各國、各族、各民、各方身穿白衣的人﹝起 7:9﹞。這是你所說的“他們”。

你覺得這表達甚麼樣的意境?

小 A 說:

我猜他告訴我們福音傳遍全世界,神不偏待人﹝徒 10:34﹞。

大 A 說:

沒錯,可是除此以外,我有一個新的發現。

小 A 說:

願聞其詳。

大 A 說:

我覺得這裡傳遞一個訊息,基督不只來過一次,祂曾經來過。

小 A 說:

這樣的說法過於武斷,缺乏說服力。在第 9 節中的“此後(After these things)”兩個字指涉的未必是時間副詞,它或許是一個空間的轉換,不具備時間的差異性。

大 A 說:

你說的有道理,我們無法斷定時間的先後。因為耶穌說:「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太 20:16)」。世俗時間線性的概念,不能用以描述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神﹝啟 1:4﹞。

但是我們應該可以相當的確定,除了各國、各族、各民、各方的區分之外,這些人與被印額頭的十四萬四千來自以色列各族的人是屬於不同的批次。

小 A 說:

你可以如此的說,不過這只是一種解讀的方式。

大 A 說:

討論不是抬槓,我只是就所觀察的,提供一些合理的看法。另一個肯定存在有不同批次的證據是約翰似乎不認識他們,那些人的身分是其中一位長老告訴他的﹝啟 7:14﹞。

小 A 說:

好吧,有不同的群組。

大 A 說:

感謝聖靈的帶領,由我們在時間先後的爭議,到目前我認為是“批次”,你則認為是“群組”,多少往前推進了一步。我們假如去查字典,“批次﹝lot﹞”與“群組﹝group﹞”,意義上應該相當的接近。

就這幾天我閱讀一篇 文章 談到聖經詮釋有四種意義,也就是字義的﹝literal﹞、道德的﹝moral﹞、末世的﹝eschatological﹞與寓意的﹝allegorical﹞;它們分別應對於亞里士多德的“四因說”:物質的﹝material﹞、動力的﹝agent﹞、目的的﹝end﹞與形式的﹝formal﹞。現代的解經的方向受啟蒙運動的影響比較務實,重視的是字義與道德,也就是經文是甚麼意思呢 - material - 呢?根據這樣的理解我們應該怎麼做 - agent -呢?

閱讀聖經我們應該要跨越時空,並進行多重的想像。

小 A 說:

真是理論伊吉邦。

大 A 說:

哈哈,禮拜之前,我本來是霧煞煞的,怎麼忽然間講得有些頭頭是道的,這應該是受神的啟發,講起“方言”來了。

跳脫線性時間的框架,或許主的再臨不是時間前後的問題,它說明的是一種類似的場景,一種規律,而不是實況的重播。

記得我們曾經一起讀過一篇“耶穌的五個陳述﹝The 5 Discourse of Jesus﹞”的文章,它描述耶穌透過祂的一生,如何以五個教導重新述說了舊約內涵,它們分別是登山寶訓,反映律法書的內容;然後有 12 個門徒,就像摩西派去迦南地探勘的探子;天國的譬喻,類比智慧書的教導;接下來有耶穌的信眾被分別出來,說明教會的組成;最後是啟示錄,耶穌扮演了先知耶利米與以西結的角色,在聖殿中訓斥假冒為善的文士與法利賽人。

小 A 說

所以我們可以說說基督是道,而耶穌是肉身嗎?

大 A 說:

你這樣說有幾分道理,我們說耶穌基督是道成肉身,因為耶穌顯明了道。

小 A 說:

那麼先知默罕默德呢?

大 A 說:

他應該是信差、先知,他自己也不敢聲稱自己是神的兒子,也不能顯明復活的大能。

即使耶穌這個人他也自稱為“人子”, 當彼得認出他是基督時﹝太 16:16﹞,耶穌特別囑咐門徒不可對人說﹝太 16:20﹞,然後繼續說自己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受長老、祭司長、文士許多的苦,並且被殺,第三日復活。

捨身作多人贖價﹝太 20:28﹞,「死,再復活」這是神的救恩計劃。

小 A 說:

所以說,自稱,或被尊稱為救世主的人,我們不要輕易相信,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太 24:23-24﹞。

大 A 說:

沒錯,縱使是耶穌基督都無法改變神的救恩計劃﹝太 26:39﹞。

祂提醒我們要謹慎,免得被人迷惑,會有人冒名說:「我是基督」,要迷惑許多人﹝太 24:4-5﹞。

小 A 說:

你曾說過神的國有兩處入口,一在低微之處,一在鄰人之地。我們之所以得救,乃是因為相信神的救恩﹝弗 2:8﹞, 藉著基督耶穌到父那裏去﹝約 14:6﹞。神的恩,神的幫助是靠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去實踐,去活出基督。我們必須自己去擁抱天父的愛,除了基督耶穌,沒有其他人可以幫我們的。

大 A 說:

哇,你說得實在太棒了。

想不到今天的領受如此的豐富,因為這過程中穿插了許多我們彼此間不同的意思表示,內容顯得有些發散,在結束之前讓我就今天的領受,進行簡單地歸納。

今天的經文告訴我們:

在審判的第七個封印開啟之前,神提供了救贖,以印記將我們分別出來。若我們能夠因此跟從耶穌,則得以如來自各國、各族、各民、各方,身穿白衣,手拿棕樹枝的人。從大患難中出來的,用羔羊的血把衣裳洗白淨了。在神的寶座前事奉祂,受神的覆庇。不再飢,不再渴;日頭和炎熱也不受傷害我們。耶穌的牧養,領我們到生命水的泉源;屆時,神也必擦去我們一切的眼淚。

而達到這個境界,我們必須倚靠神,不是倚靠人。彌賽亞與主的再臨的概念不是讓我們苦苦的等待另一個救主,而是告訴我們神恩浩瀚,福澤廣披,神揀選了我們,展開雙手等著我們浪子回頭﹝路 15:20-24﹞,讓我們不再蹉跎而辜負了神的恩典。

小 A 說:

Amen!
















Wednesday, May 1, 2019

2019/05/01 第 75 回 - 漫談敬拜


啟 5:13 ... 但願頌讚、尊貴、榮耀、權勢都歸給坐寶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遠遠!

人生是一卷以七印嚴封無人能解的書卷,人只有倚靠神。

大 A 說:

今天的經文 相當的直白,都在讚頌神﹝寶座﹞與羔羊,它給了你甚麼的印象?

小 A 說:

我沒有讀過啟示錄,有些不知所云。有一種天上、地下整個敞開了,歡欣鼓舞的讚美耶和華的感覺。

大 A 說:

目前為止,我確實也沒看出甚麼奧秘,唯一的啟示是來自新眼光的導讀以「在生活中敬拜主」為題,下午則看到活潑的生命靈修雜誌的一篇文章,談到神是我的居所,讓我把它串在一起。

我們應該在那裡敬拜?如何敬拜呢 ﹝約 4:24﹞?

讓我們來做一個腦力激盪,以便彼此分享:

小 A 說:

好耶。




A
A






紀念
淨化﹝purgation


歌頌
安慰﹝consolation


懺悔、認罪
尋找動機﹝motivation


提醒
苦難的依靠


祈求
療癒


敲門
感恩


獻祭
忘卻煩惱


訴苦
預備


承諾
警醒


報告
尋求動力


想像
宣洩情緒


代禱
救贖


放下
承認自己的軟弱


講方言
走出舒適圈


求智慧
求勇氣


大 A 說:

受時間的限制,我們在此打住。除了認為敬拜不應該有對價關係之外,我從沒真正的懂得敬拜的意思,今天的討論讓我真的感受到神是我們世世代代的居所﹝詩 90:1﹞,因為事無大小我們都可以到神前。

所以說人生雖是一卷七印嚴封的書卷,我們不需要像約翰一樣無助的哭了﹝啟 5:4﹞,因為神已經差來祂的幫助﹝啟 5:5﹞。

小 A 說:

感謝神,剛才在唱詩歌時,我感覺自己也得著神啟﹝epiphany﹞。最近心情時常焦慮,因為就要轉系的面試了,今年已是最後一次機會,這幾天心情一直都七上八下的,深怕自己在考試時緊張到腦袋空白。

神似乎透過今天的詩歌-"將天敞開",再一次向我釋出邀請。邀請我放下心中的煩憂,向祂敞開心胸。我想,敬拜的道理就跟念書一樣,是需要心無旁騖,不能分神的。

大 A 說:

真的令人興奮,這兩天反覆的閱讀這四節經文,感覺相當匱乏,相當的儀式化,原來它有這麼深的寓意。

小 A 說:

是啊,我們就是要與神做朋友,與神交陪。

大 A 說:

神是我們的依靠,我們就要像賴皮小孩一樣,死賴著不放。昨天晚上因為緊張,讓你的情緒有一些激動,無助、害怕、煩惱,甚至為此掉淚,真是杞人憂天。無論有甚麼重大的事,相信神,交託給神,緊緊的跟隨神的帶領是唯一的解方。

小 A 說:

嗯。特別是經過今天的Brainstorming的歸納後,又再次提醒了我,敬拜的意義也包含:來到神面前,承認自己的軟弱,並尋求他的憐憫和幫助。光是自己窮緊張,是無濟於事的。但願我可以將今天的領受謹記在心,並在每次禱告和敬拜時,都不在是做個模樣,而是真的能將我們列舉出來"如何敬拜"的方式化作真實的行動。

神不只一次告訴我:「你不要懼怕!我是你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你﹝創 15:1﹞。」遇到麻煩的事,我卻總是緊張,不只否定自己,更否定了神。

大 A 說:

所以說,當遇到問題、挫折,以其低頭不知所措,不如仰望神,思想神,謳咾神。

小 A 說:

希望我可以不要忘記,不時的紀念我慈愛的神,阿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