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rch 27, 2019

2019/03/27 第 70 回 - 在神裡



路 15:7 ... 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較比為九十九個不用悔改的義人歡喜更大。

神的公義,祂不偏頗的看顧著每一個人,「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 5:45﹞。」祂來正是要拯救失喪的我們﹝太 18:11﹞。

大 A 說:

今天的經文 的導讀以「迷失的大兒子」為題很有意思,在三十幾節的經文中,雖然以大兒子作為總結,篇幅事實上不多,只佔了四分之一﹝路 15:25-32﹞,你有甚麼樣的觀察?

小 A 說:

我在閱讀的時候,對其他書卷做了一些搜尋,找到 結  34:15-16,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結 34:15-16  主耶和華說:我必親自作我羊的牧人,使牠們得以躺臥。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只是肥的壯的,我必除滅,也要秉公牧養牠們。

 我不太理解何以肥的壯的這麼討人厭?

大 A 說:

你真的打到我了﹝Beats me﹞。這或許是如同俗語所說的「人怕出名,豬怕肥」,肥了剛好可以宰來吃。

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神是看內心﹝撒上 16:7﹞。外表看來光鮮亮麗,或許才是真正失喪的人。

假如我們看路加 15 章通篇,包括新眼光導讀所省略的 15:4-10,這次的紀載乃是耶穌回應因為祂與稅吏與罪人接近時,法利賽人與文士對祂的質疑。耶穌的回覆神差下祂的獨子是要救贖失喪的人,走失的羊與失落的那一塊錢,這樣的回覆相當的直白。問題是法利賽人與文士聽懂了嗎?

為了協助他們,耶穌不厭其煩的舉了兩個兒子的譬喻進行補充說明。你認為耶穌所指失喪的兒子是揮霍家財,鬧得一窮二白的小兒子?抑或是“自認為”未曾違背過父親命令的大兒子呢?

小 A 說:

應該是以上皆是。

大 A 說:

你這是一個安全的答案。小兒子明顯的犯錯,一時失喪,走投無路卻知道“謙卑”的回到慈父的身邊﹝路 15:18-19﹞。他應該已經回到羊群中。

而大兒子雖然“自以為任勞任怨的服事神,卻感受不到神豐沛的恩典,似乎不在神裡。

故事的結局並沒有提到大兒子向父親認罪,擁抱父親的愛,並且共同愛那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弟弟﹝路 15:24﹞。 小兒子或曾失喪,卻已回到父親的身邊,領受父親的愛;相反的,大兒子外貌上似乎在神裡,卻無法擁抱神的愛。

小 A 說:

肥的壯的必滅除﹝結 34:16﹞,就是那些好日子過多的,例如路加福音中所說的大兒子,他不是“被”滅除,而是像溫水中的青蛙死得不明不白,平白辜負天父的恩典。 

大 A 說:

感謝你的啟發,終於可以初步理解為何肥的壯的必滅除。

我一直不太喜歡使用「我們基督徒」這樣的自我標籤,它會產生一個 otherness,而且是一種 bigotry - 仗勢自己是神的選民,自認為因信仰而優越的心態。猶太人惹人嫌,很大的原因是因為自己說有亞伯拉罕為他們的祖宗﹝太 3:9﹞,耶穌也多次的警告假冒為善的法利賽人與文士﹝太 23:13-15,23-30﹞。 

你比較熱衷於教會的活動,千萬小心不要落入大兒子的思維。應該找時間再複習一下「經歷天父的擁抱」那本書, 書中福斯特牧師一再的強調,很多人,包括他自己在內,賣命做神的工,卻無法經歷天父的擁抱。他們真的在神裡嗎?這點我們必須特別警覺。

小 A 說:

高處不勝寒喔。

大 A 說:

謝謝你提供以西結的經文,肥的壯的“被自己”滅除之後,神依然會要秉公牧養他們。

神是公義的神,「在神裡」人人平等。雖然我們是父女,但是神沒有孫子,我們同為神的兒女。在葡萄園的譬喻中﹝太 20:1-15﹞,不管你何時開始工作,都一樣得一錢的銀子。

小 A 說:

那麼我就吃牛排吃到爽了再去,像小兒子 一樣揮霍光了只要認罪,也會得到神的救贖。

大 A 說:

問題是你確定能在迷途之後可以找到神?

不要忘紀上個禮拜你所領受 賽 55:6 的經文,我們要在可尋找與相近的時候求告神。就算是與神日日相處,你也有可能跟大兒子一樣,身在福中卻感覺異常的匱乏。

小 A 說:

好難喔,我怎麼知道自己在神裡?

大 A 說:

只要信,就必得著﹝太 21:22﹞。 

小 A 說:

因為少契邀請不同信仰的人協助我們認識信仰,我就被問到:“看不見,摸不著,你為何可以堅定這信仰呢? 你是不是寧可信其有?”

契友中有人說,只要信,不一定要堅定。 

你認為呢?

大 A 說:

不堅定就是不信。

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未見知事的確據﹝來 11:1﹞。看不見,而摸不著的信才是真正的信。保羅說:所見的不是盼望,我們因盼望而得救﹝羅 8:24﹞。

我們不是因為寧可信其有而信,是相信真的有神,而且祂是我的盾牌,祂必大大的賞賜我﹝創 15:1﹞。我所有的一切都是由祂而來。

個人的經歷,當我遇到不順利的事情,難免低頭感到挫折,但是 3 秒鐘後,我必然要哼起 聖詩第 303 首,謳咾讚美神,求神的幫助。











Wednesday, March 20, 2019

2019/03/20 第 69 回 - 留心、側耳的聽


賽 55:2-3 ... 你們要留意聽我的話就能吃那美物,得享肥甘,心中喜樂。 ... 側耳而聽,就必得活。

上個禮拜我們的領受是神是信實的,今天的經文呈現神的慈索,祂愛的呼喚。

大 A 說:

Any comment?

小 A 說:

我看到的是第 6 節,可尋找,相近時求告祂。

大 A 說:

此乃何時也?

你何時知道可以尋找神,親近神?

耶穌曾說:「但那日子,那時辰,沒有人知道,連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獨父知道﹝太 24:36﹞。」 

以馬內利的神時時與我們同在,我們必須隨時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前 4:7﹞,留心、側耳聽﹝賽 55:2-3﹞神的呼召,以免錯失機會。

隨時可尋找神,隨時可與神相近。

小 A 說:

對啊,應該留心聽、側耳聽神那很微小的聲音﹝王上 19:12﹞

大 A 說:

新眼光的導讀 引用了 路 14:15-24 的經文做個一個現況的寫實描述。 上個禮拜 我們領受到神是信實的,祂的愛永不止息,問題多數出在人因為世俗的各種誘惑,例如說美味的牛排,以各種的藉口規避神的呼召﹝路 14:18-20﹞。

小 A 說:

哈哈,你又指桑罵槐的影射到我這裡來。

大 A 說:

我想使用一個切身的例子,希望比較能夠達意,我自己也必須坦承抗拒不了誘惑。

小 A 說:

提到用心的聽,我有一個問題或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討論一下。

我在上課的時候經常遇到一個困難,突然領受到老師講出一個要點,埋頭寫筆記想把它紀錄下來,一個閃失,錯過另一句重要的話,以至於無法將一個主題完整的整理出來,讓我相當的困擾。

大 A 說:

我也有同樣困擾,截自目前也都做不好。我曾嘗試使用錄音,效果也不好。

我想課前的準備會有幫助,我們對於課程的內容有一個概念,也知道自己的盲點。上課的時候注意傾聽,利用速記,或 MECE ﹝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ed﹞的方式做筆記,適時提出問題打岔,由問題的答問創造記憶,做出金字塔型的筆記。

傾聽神的話語也是一樣,我們要例常性的讀經、禱告以熟悉神的話語,這類似一種預習的概念。留心的聽,不要急著做筆記,並學習亞伯拉罕,適時的提問﹝創 15:2,8﹞。所幸神比一般的老師有愛心與耐心,祂會像今天的經文﹝賽 55:1-9﹞陳述的一樣,不厭其煩的,一而再,再而三的提醒、呼喚我們。

當然我們也要了解 賽 55:8-9 兩節經文的提示,因為神的道路與意念與我們的有天地之別,我們要以謙卑的心去領受神的話語,不要自以為是,驟下結論。

小 A 說:

阿門。

一個題外話。三月份最後一個周末,少契要邀請非基督徒的朋友參加聚會,接受他們對信仰的質疑。準備的過程中我們討論到一個問題:

神既然知道人會犯罪,為何要創造人類?

討論的結果,一個比較廣為接受的答案是以父母生育我們為譬喻,雖然孩子多有叛逆,父母還是願意生下我們。

大 A 說:

我有不同的觀點。我認為神的創造是好的﹝創 1:10,12,18,21,25,31﹞ ,壞在人自甘墮落,因此神要我們悔改,以便進入神國﹝太 4:17﹞。

也因為這樣,我不同意一些同性戀的朋友所說,他們是天生的,是上帝創造的疵瑕。

上帝創造我們是要在我們身上顯出祂的作為﹝約 9:3﹞,在人是不能,神凡事都能﹝可 10:27﹞,我們是祂所施恩典的接受者。

小 A 說:

所以你認為同性戀不是天生的?

大 A 說:

我是這麼相信,特別強調“相信”兩個字,但是我無法進行論斷。 在人的能力之內,我們可以與同志對話,了解他們的需要;在能力與信仰的範圍內給予協助,我們也只能尊重他們的意志,讓神去帶領,審判他們。

我認為在聖經中亞伯拉罕面對所多瑪的記載提供我們一些指引,亞伯拉罕為所多瑪征戰﹝創 14:14-16﹞,也為他們禱告﹝創 18:23-32﹞,卻不接受所多瑪王的餽贈﹝14:22-23﹞。

回歸主題做一個總結:我相信神之所以造人是要施恩給我們。

小 A 說:

可是提問的人或許會說,我過得這麼苦,神到底在那裡?

大 A 說:

相信神與我們同在。今天與上週所領受的訊息應該是很明確的,問題就是要相信神,求問神,然後留心的聽,側耳的聽神的旨意。











Wednesday, March 13, 2019

2019/03/13 第 68 回 - 信



創 15:6 亞伯蘭“信”耶和華,耶和華就以此為他的義。


神應許亞伯蘭﹝亞伯拉罕﹞大大的賞賜,卻似遙遙無期,期間又遭受無數的波折,包括因飢荒下了埃及,差點賠了老婆﹝創 12:11-16﹞、與鍾愛的姪子羅得分家,還有協助五王與以攔王基大老瑪聯軍的戰爭,到處奔波,到頭來連一個子嗣都還沒有,而神卻應許他的後裔要如同地上的塵沙那樣多﹝創 13:16﹞。

大 A 說:

我們應該都同意,創 15:1 是神“親自”向我們父女倆人說的一句話。懷著無比興奮的心情開始閱讀今天 創世紀 十五章 的經文,希望可以領受神進一步的揭示,旋即卻卡住了,無法參透神的心意。

你剛參加過以創世紀全書為內容的神研班,或許神是要透過你向我揭露。

小 A 說:

你這麼一說讓我倍感壓力。

是的,在神研班的研習中,我們對亞伯拉罕有很多的討論。我們問為什麼每當以色列人與他人有過節,神總是讓他們能夠勝出。多數人做成的結論是因為希伯來文聖經是以色列人寫的,這是主角的光環。

我並不是百分之百認同意這樣的論點。在西洋文學概論中讀到舊約的部分,得到的印象是以色列人在軟弱與苦難中經歷神。

在神研班時,我沒有為此多做辯解。

大 A 說:

我同意你的看法。

其實以色列人吃憋的機會也是不少,是否可以勝出端賴他們是不是將一切交託與神。以色列人得勝是因為「耶和華尼西﹝出 17:15﹞」,因為神是他們的旌旗。

今天讓我比較困惑的是信心之父在短短的幾節經文中,向神做了兩次提問﹝創 15:2,8﹞。 更令人感到勁爆的是神雖然再次的承諾亞伯拉罕,卻告訴他一個額外的條件,只因為要再任憑亞摩利人繼續為孽﹝創 15:16﹞,他的後裔還要到埃及被苦待 400 年﹝創 15:13﹞。亞伯拉罕本身雖然得以壽終正寢﹝創 15:15﹞,這樣的信仰如何能夠傳承得下去呢?它的動機與誘因何在呢?

小 A 說:

讓我們先翻到 十一 章,被神呼召亞伯拉罕之前,他的弟弟哈蘭仙逝,其父他拉帶著亞伯拉罕與他的姪子,哈蘭之子,離開迦勒底的吾洱要往迦南地去。他們家庭似有變故而造成分家,拿鶴迎娶哈蘭女兒密迦或許是一個導火線。

大 A 說:

謝謝你的分享,這倒是我未曾注意到過的細節。

流落他鄉,這是人生的一個幽谷,神提供了一個應許的盼望。

不過仔細的看一下經文發現一個趣味,亞伯拉罕蒙召在次離開哈蘭時是 75 歲﹝創 12:4﹞,而那時他的父親他拉應該是 145 歲左右,神的呼召讓亞伯拉罕撇下他的父親近 60 年﹝創 11:32﹞,不知道又發生了什麼事。

小 A 說:

你的數字敏感度比較好,這點我倒沒有計算過。

大 A 說:

這些或者有關連性,但是應該不是要點。亞伯拉罕就是相信神,因信稱義﹝創 15:6﹞ 。但是神是 open minded,祂並沒有禁止人發問,事實上祂還邀請人與祂辯論,透過辯論讓我們認罪﹝賽 1:18﹞。

我本來比較疑惑的是縱觀亞伯拉罕的一生,信仰的路程相當的艱鉅,不確定性如此的高,它卻可以傳承 400 年,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小 A 說:

這確實是一個不可能的任務,例如最近我讀 馬克白﹝Macbeth﹞有這麼一段:

Very strange. But sometimes to tempt us to evil, the devil wins our confidence with small snippets of  truth.  Then he betrays us in big things that really matters.

一般人只要略施小惠就可以加以誘惑,餵一點小甜頭就能加以哄騙。相反的,如約翰本能的「天路歷程」中所說的,不少人一點挫折就變節逃之夭夭了。

大 A 說:

這確實是我剛剛對人性的疑惑。

但是經過這一番討論,神似乎對我做了開示。人的軟弱是無庸置疑的,但神卻是信實的,這是我們得救的根源。

小 A 說:

是啊,神總是有祂的安排。Macbeth 與希臘悲劇 Oedipus the King,這兩部劇中都在探討神諭與人類自由意識的交織運作,Macbeth 急於讓神諭成真,而Oedipus拚了老命逃避他的命運。人或是意圖“促成”,或是企圖“逃避”神諭,事情終究是按神的旨意成真了。亞伯拉罕從 75 歲蒙召之後,走過荊棘滿佈的道路的各種經歷,或許讓他悟得這個道理,疑問也許代表他心中迫切的想望,卻不是信仰的動搖。

大 A 說:

你這樣說很有道理。

事實上 上個禮拜 神已經先幫我們打了底,猶太人確實以他們的信仰告白﹝申 26:5-9﹞傳承了他們的信仰。但是這只是一種提醒,人民是悖逆的,他們依然是醉生夢死,沉迷了 400 年。

所幸神是信實的,他終歸提供了救贖。呼召了摩西,並且以祂的大能降下十災,去扭轉硬頸的法老與以色列的民,領祂的民出了埃及 。曠野的 40 年,人民或拜金牛,或一再的抱怨,致使摩西的世代只能埋骨於曠野。最後由約書亞將他們的後代帶進神所應許流奶與蜜的地。其後又有流亡,又有回歸,來來去去,反反覆覆,人一再的背棄了神,終至神要差祂的獨子耶穌基督捨身做我們的贖價。

小 A 說:

阿門,神是信實的。

大 A 說:

仔細看今天的經文其實也透露了一些脈絡。

亞伯拉罕問神:「我怎能知道必得這地為業呢﹝創 15:8﹞?」神要與他結盟囑他備妥牲品,亞伯拉罕雖然趕走落在死畜上的鷙鳥,克服一些障礙,卻沉沉的睡了﹝創 15:11-12﹞,而神卻依然默默的在做工,獨自的從那些肉塊中經過,完成了盟約﹝耶 34:18-19﹞。

小 A 說

真是很 enlightening。

相信神的信實,仰問神的旨意,求,就得著。

大 A 說:

是啊,信,因信稱義。神親口對我們說的:「不要懼怕!祂是我們的盾牌,必大大地賞賜我們。」












Wednesday, March 6, 2019

2019/03/06 第 67 回 - 傳承



申 26:2-3 ...  從 ... 神賜你的地上將所收的各種初熟的土產取些來,盛在筐子裡,往 ... 神所選擇要立為他名的居所去 ... 向 ... 神明認,我已來到耶和華向我們列祖起誓應許賜給我們的地。

摩西叮嚀以色列的會眾一旦進了應許的地有收成,應以“初熟”的果子,向神“明認”,這是一種為人基本的態度。我們所有一切都是神的賞識,神的名是應該稱頌的。

大 A 說:

有人說申命記是摩西為身後做交代的事項,今天的經文你有甚麼領受?

小 A 說:

一種被找到,揀選的感覺。

大 A 說:

新眼光 的導讀說 申 26:5-9 是猶太人的信仰告白,這跟我們的使徒信經有相當的差別。前者是默念神手的工,述說一種親身的經歷,後者則感覺比較教條式﹝dogmatic﹞。或許是因為猶太人,至少他們的祖先,有這樣的經歷,對一般的基督徒則似乎還只是一種應許,尚未真實的領受。

這個差別相當的微妙,卻又不容易加以陳述。

小 A 說:

你也未免太挑剔了吧。反正我們就是信。

大 A 說:

Q.T. 嘛,我們不是在雞蛋裡挑骨頭,而是要 read between lines 的去探詢神的話語,深入了解我們信仰的本質。

摩西說這話的時候,以色列人尚未進入應許的地,他們還過著怨聲四起的曠野生活﹝可以參考民數記﹞。 摩西藉由提醒人民神古時之日的一切作為﹝詩 143:5﹞一方面堅定人心,也提醒人民要時刻存感恩的心,一旦得著,切勿忘記“明認﹝profess,ASV譯本,公開承認﹞”一切均為神的恩典。

小 A 說:

心存感激很重要。

大 A 說:

這似乎是信仰的核心,而且必須世代的傳承下去。

因為我們的悖逆,致使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在幽谷中我們呼求神的救贖,一旦進入山上之城,也不要忘記稱頌神的名。

小 A 說:

對以色列人來說,或許他們有祖先的見證,但是對工業革命之後被剝削的勞工,很難讓他們相信,否則就不會跑出一個馬克思了。

大 A 說:

這是因為人性,或稱罪,讓人產生懷疑。

馬克思對人性徹底的失望,他認為要資本家自願分享利得是沒有可能,只有透過無產階級的革命才有可能改變。

馬克思不信、資本家不信,才產生 20 世紀共產主義統治所帶來的浩劫。

小 A 說:

問題就是出在不信?

大 A 說:

可以這麼說。

耶穌基督要我們先求神的國與義﹝太 6:33﹞,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什麼﹝太 6:31﹞?假如我們相信的這一點,不要貪求物質的需要,遵從耶穌基督的教訓給最小的弟兄吃、喝、住,與一切必要的看顧﹝太 25:35-40﹞,我們就不應該有盜賊、搶奪,活在以賽亞所描述的豺狼與綿羊同居﹝賽 11:6﹞的世界。

小 A 說:

這不會太浪漫了些嗎?

大 A 說:

端看你信,或不信。

我們或許扯得有點太遠,人性確實是很難克服的。雖然我們很難影響他人,或許可以試著要求自己,盡我們身為國民﹝出 19:6﹞的義務。

小 A 說:

要記住,且明認一切都是神的恩賜。

大 A 說:

阿門,讓我們時時提醒自己,並且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