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31, 2018

2018/10/31 第 49 回 - 等候



賽 25:7 他又必在這山上除滅遮蓋萬民之物和遮蔽萬國蒙臉的帕子。

大 A 說:

今天 以賽亞書 的經文你看到的關鍵字是甚麼?

小  A 說:

等候。

大 A 說:

確實,等候是我們信仰的一個重要概念,你認為它的意涵是甚麼呢?

小 A 說:

或許是一種忍耐。我想到保羅說: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於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 8:18﹞。忍著苦楚,等候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 3:14﹞。

大 A 說:

有意思。我們應該如何的等候呢?就呆呆地等候那日的來臨嗎?

小 A 說:

憑信心等候,唯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 2:17﹞。 

大 A 說:

那麼等候的時候要做那些事呢?一邊等,一邊東忙西忙的不是很詭異嗎?

小 A 說:

老實說,有時我確實覺得是瞎忙,沒做點事感覺不踏實,做了事有時並沒有比不做事好。

大 A 說:

這一直是讓我覺得很困惑的問題。就像 莎士比亞 說的,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我們總是不能坐著等死吧?就算我們想要靜靜的等,環境也不一定容許我們。

先不要說生存的需要,世俗也給我們相當的壓力。我們或許會跟約伯一樣遇到三個好朋友,拼命的幫我們出主意,想不回應也很難;另一個極端是有好心的人說要幫我們代禱,卻甚麼事也沒有發生,當情況惡化時,很難叫人不心急。過程中我們會遇到看似解藥各種誘惑,它們會讓人改變初衷。

小 A 說:

熱鍋上的螞蟻可不只是苦楚,它是生死攸關的。你怎麼看待等候呢?

大 A 說:

老實說,沒有確切的對策。即令是歸了主,過去相當長的時間,我是排拒「等候」這個概念的。雖然俗諺說「好死不如歹活」,或說「勝利是屬於在戲棚下站得最久﹝或說堅持﹞的人」。但是人生總是圖個痛快,「等候」兩個字給我一種消極,無所事事的感覺。

感謝神,就在今天我忽然有一種新的領受,「等候」真正的意思乃是引頸的企盼神,即使面對挫折,也要抗拒萬國的榮華,單要事奉神﹝太 4:10﹞。而這不正就是第一,且是最大的誡命﹝太 22:37-38﹞嗎?

「等候」就是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我們的神。 

小 A 說:

轉了一大圈變得有些抽象了,到底要如何的事奉呢?如何愛神呢?

大 A 說:

這個問題我們曾經討論過多次,「愛神」的人就是「按祂的旨意被召」的人﹝羅 2:28﹞,換句話說,我們要等候神的呼召,不要妄自行動。

小 A 說:

又是等候,還是令人很迷惘。

大 A 說:


沒有辦法,只有一再的求問神。

就我自己的經歷來說,歸主之後,毫無疑問的我感受到神的呼召。我曾跟很多人,包括主內弟兄姊妹分享過神告訴我的三件事:


  1. 為神做見證需要有殉道的準備。
  2. 神的國有兩處入口,一在鄰人之地,一在低微之處。
  3. 福音傳播工作,只有買,沒有賣。

在聖經中,這三件事情可以找到多處的驗證,我卻很難找到共鳴。

失業的我沒有其他的事可以做,想要全職服事,卻也到處碰壁。從受洗歸主到明年就滿 10 年了,至今一事無成,身體卻日益敗壞,也難叫人不心急。

怎麼辦?

不能唉聲嘆氣,或是怨天尤人。除了裝備自己,等候神的呼召之外,也別無他策了。除了等候,還是等候,不能放棄。當然,我必須坦承,在「裝備自己」的過程中我是經常的分心,偏離神的旨意,或許讓神比我自己還焦急呢。

小 A 說:

有一點感覺了,「單要事奉神」似乎是關鍵。在面對萬國的榮華之下,我們確實很容易分心。我們總是擔心“自己”輸在起跑點上,反而失去一心、專注的仰望神。

大 A 說:

太過於愛惜自己的羽毛是一個問題。

生命中有諸多的誘惑,它們時時的挑戰我們的信仰。比較白話的說法,「等候」是一種堅持,凡事歡歡喜喜,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 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 5:3-5﹞。比起神的救恩計劃,個人的榮辱就不值得介意了﹝羅 8:18﹞。我們熱切的參與在這一個浩大的事工中,卻也要知道自己不過是一粒細沙,求神帶領能為神所用。如何的做呢?只有仰賴神的帶領,盡心、盡性、盡意去追求神的旨意,不要以成敗論英雄

我們要擺脫自我的牽掛,定睛在神,抗拒萬國的榮華,單單的服事神。

另外,或許與等候有相關,我認為這幾節經文另外一個關鍵字是「帕子﹝賽 25:7﹞」,它似乎是一個妨礙我們領受神為我們設擺筵席的遮蓋物,是誰用那帕子幫我們蒙臉的呢?

小 A 說:

說到蒙臉,我閱讀 先知之後 一書的學習,穆斯林以此作為一項防止偶像崇拜的機制,他們不願讓精神領袖的面貌曝光,隱藏他的身分。

大 A 說:

有趣。或許應該說是一種故作神秘的安排,好讓人感覺先知是與眾不同的。威權統治的時代的領導人,他們一方面為了安全,另一方面要塑造一種崇高、遙不可及的印象,總是出入無常,難以讓人掌握。這其實是一造神運動,一種偶像崇拜。

例如摩西經常與神做日常的對話,上西乃山卻不讓人一同上去,甚至遍山都不可有人,在山根也不可叫羊群牛群吃草﹝出 34:3﹞。根本是在搞神秘。

不過在 以賽亞 經文中所提的帕子並不是為先知遮臉那一種,它是遮蓋萬民與遮蔽萬國之物,是讓人與神的愛隔絕之物﹝羅 8:39﹞,神要幫我們滅除這帕子以便讓人領受祂所預備肥甘的筵席。

到底是誰用這帕子幫我們蒙臉的呢?他的目的何在?

小 A 說:

請跟我分享你的觀點。謝謝你。

大 A 說:

摩西上西乃山後因神和他說話他的面皮就發光,讓會眾怕挨近他﹝出 34:29-30﹞,他將神所吩咐的話告訴會眾,就用帕子蒙臉﹝出 34:33,35﹞為了不讓會眾害怕,卻也蓋住神的榮光。或許是一種神所禁止的﹝申 4:2,12:32,耶 26:2﹞加添或刪去﹝啟 22:18-19﹞的行為。可能類似讓摩西進不了迦南地的米利巴水事件,他能在以色列人眼前尊神為聖﹝民 20:12﹞。

為維護一個團體,摩西為大局設想也許有說不出的苦處,能像耶穌基督一樣「道成肉身」的人世間絕無僅有的。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帕子,問題或許不是出在摩西。因為人們或是害怕,或是固執,或是抗拒不了俗世的誘惑,自己蓋上﹝self-imposed﹞帕子選擇眼不見為清淨,因此錯失神為我們擺設肥甘的筵席。

不論是摩西,或是我們自我遮蔽都是人為的,都是人們自我設限,人自己選擇與神隔絕的。

小 A 說:

如何能去掉這張帕子呢?

大 A 說:

保羅說:主就是那靈;主的靈在那裡,那裡就得以自由﹝林後 3:17﹞。我們的心幾時歸向主,帕子就幾時除去了﹝林後 3:16﹞。保羅還特別強調,刻在石頭上的字句是叫人死的,精意﹝或稱聖靈﹞才是叫人活的﹝林後 3:6﹞,因此如何去掉那張帕子並不存在有固定的規則,或是世人所稱的好行為。

作為一個新約的執事,所憑藉的是神放在我們裡面,寫在我們心上的律法。也就是相信神,作為神的子民﹝耶 31:33﹞。這不正就是等候神﹝賽 25:9﹞,要能排拒萬國的榮華,單要事奉神﹝太 4:10﹞嗎?總歸一句:就是等候神。因此:

賽 25:9 ... 看哪,這是我們的 神;我們素來等候他,他必拯救我們。這是耶和華,我們素來等候他,我們必因他的救恩歡喜快樂。

我們要堅持、要忍耐,「等候」神的帶領去享用祂所預備肥甘的筵席。









Wednesday, October 24, 2018

2018/10/24 第 48 回 - 辯論



伯 42:4 求你聽我,我要說話;我問你,求你指示我。

賽 41:1 眾海島啊,當在我面前靜默;眾民當重新得力,都要近前來才可以說話,我們可以彼此辯論。

約伯 經過一番的內心的掙扎,還有與朋友之間激烈的抗辯,終於向神俯首,承認自己的無知,不應該進行這樣的講論。因為這一切事太奇妙,是人所無法得知的。 伯 42:2-4 這幾節經文呈現一種真正的順服,但是它卻不是默默的認了命,而是要熱切的去探尋神的旨意。怎麼做呢?就是像 約伯 一樣求神光照﹝伯 42:4﹞。

其實神是獎勵我們與祂「辯論﹝賽 41:1﹞」的,神要眾海島﹝人﹞靜默,是要我們除去類似約伯與他的朋友之間無知的爭辯,掏空自己,來到神前,單單向神提問,並請求神的指示。

大 A 說:

今天的新眼光 引用約伯記 42 章的兩個段落,你有甚麼看法?

小 A 說:

美滿的結局。

大 A 說:

童話故事情節,走過橫逆,王子與公主從此以後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小 A 說:

這類似一種稱為“神仙搭救﹝Deus ex machina﹞”的文學手法﹝literary device﹞,就是將一切無法解釋的現象歸給神。常用來形容那些使用取巧的結局,拯救陷在困境當中的角色的劇作。

大 A 說:

一直以來。我確實認為 伯 43:10-17 是約伯記寫得最爛的一部份,因為它落入善有善報的俗套。

然而或許會你質疑我使用“神仙搭救 ”的手法,今天一早從床上爬起來我真的領受到「善有善報」確實是信仰的核心

小 A 說:

挖哩,不是說「得救是本乎恩﹝弗 2:8﹞」嗎?怎麼又來善有善報呢?

大 A 說:

你沒聽 約伯 說:「這些事太奇妙﹝伯 42:3﹞」嗎? 我們得救是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4﹞,神不記前非,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太 5:45﹞,至於能不能得獎賞可就有得拚了。信心若沒有行為就是死的﹝雅 2:17﹞。

感謝神今天賜下的話語﹝伯 42:1-6,10-17﹞,我們要相信若能撇下所有的,跟從了耶穌,將可以得到最終的獎賞。或許 約伯 並不是出於自願的,他確實是撇下所有的,終至能夠奪標,得到更多的賜福﹝伯 42:12﹞。雖然幾年以來我還混不出個名堂,但是我開始懂得感謝神取走我的一切安定是一個恩典,若能向著標竿直跑,或許前途不可限量呢。讓我們仔細的回顧一下最近幾個禮拜裡神賜給我們的話語,祂要告訴我們些甚麼?

小 A 說:

或許神的獎賞不是如聲名、財富等世俗人士所追求的標竿。

哈哈,不好意思。當我看到最後幾節的經文提到 約伯 有七個兒子,三個女兒,神只特別詳細的介紹他的三個女兒﹝伯 42:13-15﹞,而你不正也有一個美貌的女兒嗎?看來這裡並非“神仙搭救”的文學手法運用,而是一種真實的經驗。

大 A 說:

可不是嗎?那麼我們真的要向著標竿快快的直跑,去得那加倍的獎賞。怪不得你天天傳給我 happy 的 Tonton,開心的不得了。

不過我們千萬不要開心過頭了,我們還是必須面對那美好的一仗,還有很多當跑的路要跑,我們更要時時儆醒的守住神的道不可鬆懈﹝see 提後 4:7﹞。我們要持續透過禱告,不斷的與神辯論。

小 A 說:

所以獎賞是真的,我們就是這樣的傳著福音,卻也經常的感覺誤導人,或被人誤導。

大 A 說:

要點在信,因信稱義。人沒有堅定的信仰,確實很容易被誘惑而緣離神。無論是 約伯記,或是我們先前所閱讀是 詩篇 22 篇,黎明前通常有一段黑暗,切不可沒通過考驗而唱起了「酒後的心聲」,那可就前功盡棄了。相信神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林前 10:13﹞。

感謝神沒有像考驗 約伯 一樣嚴峻的考驗過我們,反而讓我們當追想神的一切作為,跟 happy 的 Tonton 一樣心中充滿了甜蜜,也要注意別讓一時的喜樂沖昏了頭忘了向神舉手,一心渴想神,如乾旱之地盼雨一樣﹝詩 143:6﹞。我們不要忘記努力面前的,去得到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











Wednesday, October 17, 2018

2018/10/17 第 47 回 - 陪伴



伯 38:2-3 誰用無知的言語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你要如勇士束腰;我問你,你可以指示我。

在人生的旅程中,經常我們都在尋求意義,怎麼會這樣?為什麼是我?經常我們全然不知所措。上週我們閱讀 詩篇 22 篇告訴我們要相信神的陪伴,今天神透過 約伯 帶領我們去探詢神的旨意。

大 A 問:

閱讀今天的經文,你得到甚麼啟發?

小 A 說:

似乎是呼應 約伯 三個好友的言行,他們試圖以世俗的標準掩蓋神的旨意,根本是不適當的。你呢?

大 A 說:

雖然科技的進步,看似人能夠運用一些自然界的定律,但是我們真的發現了真理了嗎?其實還有相當的距離。我們所能做的僅限定於一定的“邊界條件﹝boundary condition﹞”之間,而且包含了一些例外。即使經過嚴格的驗證,科學理論是必錯的﹝fallible﹞。

許多人閱讀約伯記都聚焦在討論義人如何會遭遇苦難,其實今天 伯 38:2-3 的經文也許是大家所忽略的要點。

小 A 說:

確實,它告訴我們要謙卑,不要臆測神的旨意,還有生命掌握在神手中我們無法做計劃。今天我跟彥容聊了好一下子,大概就與這個主題相關。她原先追求安定,能在教會有效的服事。但是這一兩年間有些超乎預期的事情,讓她的人生有很大的改變。人生可以計劃嗎?

大 A 說:

神的掌權是無庸置疑的,但是 to plan or not to plan 是一個問題。

我認為計劃還是必要的,但是要保持儆醒﹝stay alert﹞,我覺得此乃何以我們要恆切的禱告理由。

我們透過禱告與神“協商﹝negotiate﹞”,或者說是一種行事的討價還價,神是有相當的包容性的。在創世紀中的雅各,就是這樣的一個人物,他與天使摔跤,非得要得到神的祝福,否則不善罷干休﹝創 32:24-26 ﹞。

重點是我們要掏空自己,或說打破自己,透過求問神進行 P﹝Plan,計劃﹞、D﹝Do,執行﹞、C﹝Check,考核﹞、A﹝Action,再前進﹞與神同工,這才是真正的事奉。

禱告有兩個要點:﹝1﹞要以神的心為心﹝或說奉主的名求,在神裡求﹞,放棄自己的成見,﹝2﹞不存在有對價關係,沒有好行為去兌換夢想那種浮士德式的交易。

小 A 說:

哈哈,當我收到轉學考的成績單的時候,我求神讓我變成正取的,我答應做一個好孩子。

大 A 說:

甚麼是好孩子?就是像 約伯 那三個朋友所說的嗎?

當然,聖靈的果子是沒有律法禁止的﹝加 5:22-23﹞,但是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 弗 2:8﹞,一切都是按照神的旨意。義人是神說的才算。

我們上個禮拜談到「還願」並不是將神所賜的一部份還給神,而是要做合神心意的事。

感謝神,今天閱讀給了我新的啟發。我瀏覽過約伯記幾次,一開始的問題是「義人如何會遭遇苦難」,有關於 theodicy 的問題,後來我覺得它教導我們如何「陪伴」,今天更讓我了解「因信稱義」的真諦。

小 A 說:

可以跟我分享嗎?

大 A 說:

不存在有 theodicy  的問題,雖然我們不是因為行為得救,卻必須要結果子,否則就要被剪去﹝約  25:2﹞,但是我們不能憑著做一個所謂的「好孩子」向神做任何的請求。神使用 約伯 做為器皿就是要顯明這件事。當我們由所謂的「天堂掉入地獄」,要知道我們被賦予更重要的任務,我們得到一個重生的機會。約伯 經過考驗讓他更認識神,親近神。

陪伴是一個困難的功課,約伯 三友非但沒有好好的陪伴他,反而數落他。當一個人面對重大的煎熬,這根本是在傷口上撒鹽。我想陪伴的要點在於 presence,讓人知道他並不孤獨,有神的同在。我們應該多聽話,少發言,尋求同理心,與喜樂的人要同樂;與哀哭的人要同哭﹝羅 12:15﹞。我們都是罪人,不用相互指責,彼此論斷,而是要攜手同心,一起走到神前。

小 A 說:

所以說要存愛心,說智慧話,成就人。

大 A 說:

應該說不要做主觀的論述,甚至以「無聲勝有聲」,讓聖靈以說不出的歎息替我們禱告﹝羅 8:26﹞,這乃是「交陪」的要義。

至於「因信稱義」就是不管你的處境為何,我們都要信靠神,因為神是我們唯一的拯救。約伯 告訴我們,雖然遭逢重大的變故,感覺神似乎遠離,日夜呼求不得應允﹝詩 22-1-2 ,伯 30:20﹞,但是要不改初衷,不受他人無知語言的影響,接受人的判斷,即使認為沒有指望,也要在神的面前辯明我們所行的﹝伯 13:15﹞。

意思並不是與神惡言相向,而是要更用心的聽取神那微小的聲音﹝王上 19:12﹞,緊緊的跟隨。

說到這裡,我更加的明瞭「陪伴」的意思,它就是堅固彼此的信心,共同尋找神,因為它總是與我們同在。就算在是一個非常悲慘的景況,我們也要感謝神的扶持,更熱切的禱告,尋求神。

末了,從 約伯記 我們也可以學習到傳福音的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雖然我們都是罪人,但是我們千萬不要學習 約伯 三友,以「無知的語言」胡亂扣人家帽子。而是要打破自己,彰顯自己的不足。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妄自菲薄,一起藉由禱告探求神,一起聆聽神的話語。不要誇耀神效,神在適當的時候自會提供拯救。這或許就叫做「交陪」。

















Wednesday, October 10, 2018

2018/10/10 第 46 回 - 人與神的關係:Oneliness




詩 22:8 他把自己交託耶和華,耶和華可以救他吧!耶和華既喜悅他,可以搭救他吧!

人生會經歷低潮,處境中我們感覺求助無門,茫然不知所措。更淒慘的是往往還會有人落井下石,嗤笑,撇嘴搖頭的說你的神為何置你於不顧呢?你的神為什麼不來救你呢?

今天我們閱讀 詩 22 篇,它讓我深刻印象是因為 Lorne 在 Trump 當選之後,引領人以它進行禱告,然後我才發現這詩原來是我所經常思索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講最後的幾句話的情境﹝ 太 27:46,可 15:34﹞的來源。

小 A 說:

Lorne 認為上帝遺棄了美國人了嗎?

大 A 說:

可以想像他對選舉的結果相當的失望,或許想說上帝為何不顯靈?

感謝神讓你巧遇 泰戈爾﹝Tagore﹞ 的詩句,你看出其中有甚麼關聯?

小 A 說:

今天的經文以及 新眼光的導讀 中提到約伯讓我思考禱告的方式。然後就遇到 泰戈爾,算是一個偶然。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去禱告呢?

大 A 說:

謝謝你的分享。看了 泰戈爾 的禱告,我想到的是 尼布爾﹝Niebuhr﹞ 的 Serenity Prayer。前者求的似乎是勇氣,後者則側重於智慧。人生中有各種不同的情境,有人說詩篇與其它聖經的書卷不同,它記載的是人的語言,不是神的話語,我們在其中確實可以看到不少感情宣洩的用詞。神是我們在天上的父,我們應該可以向祂盡情的傾訴,甚至撒撒嬌,耍無賴。禱告應該是沒有規則的,唯一的要求是不要故意叫人看見﹝太 6:5﹞。另外,我們要擺脫物質的冀求,因為在神國中,我們需用的一切東西,天父是知道的,只要求祂的國與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我們的﹝太 6:32-33﹞。所以禱告重視的是屬靈的需要,不是物質的取得。

上次我們讀到的文章告訴我們 禱告 是一種操練,它培養我們深度思考與真誠反省,還有增加耐心與擴大心胸的能力。 

與 泰戈爾 和 尼布爾 這些聞人不同,詩 22 篇的景況看似比較淒涼, 幾乎到了不知如何啟口,只能倚靠聖靈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了﹝羅 8:26﹞。

小 A 說:

在教會中養成的 mindset,我們禱告經常以有形之物為標的,平常我們求,一再求的多是個人的功名利祿。例如教會要我們領了獎學金之後要寫卡片向贊助者申謝,我和璟雲討論要如何寫,我們的答案相當的標準:「感謝你慷慨的捐贈助學獎金,期盼能有一個好的學習,讓我在課業上爭取好的表現來榮耀神。」

感覺怪怪的,人總是以功成名就為感謝神的指標,這是以人的能力來衡量神的能力。詩 22:25 告訴我們讚美神的話是從神而來的;我要在敬畏耶和華的人面前還我的願。我們能拿神的恩賜來「還願」嗎?

大 A 說:

你說的很對。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弗 2:8﹞。神所賜的是白白的恩典,好行為當然是受到稱許的,但是神要我們不要「故意叫人看見﹝太 6:5﹞」。耶穌多次行醫治的神蹟後,都還特別囑咐「切不可告訴人﹝太 8:4﹞」,要人不要以此宣揚。

神喜愛憐憫,不喜愛祭祀﹝太 12:7﹞,我想所謂「還願」應該是做合神心意的事

小 A 說:

如何能合神的心意呢?

大 A 說:

今天你的攻勢很凌厲,問我這種困難的問題。我不過是凡人如何能知道神的心意是甚麼呢?

或許今天的詩篇給了我們一些啟示。保羅說:神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林後 12:9﹞。有人問耶穌對一個生來是瞎眼的人,是他,還是生他的父母犯了罪?耶穌回答說: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約 9:2-3﹞。當我們陷入苦境的時候或許是我們向至高者還願的絕佳機會呢﹝詩 50:14﹞,重點是我們能否持守。

談到這裡我忽然得到神啟。耶穌在十字架上之所以引用詩篇 22 篇﹝ 太 27:46,可 15:34﹞,正是因為祂遵行的神的旨意做了合神心意的事。

小 A 說:

哈利路亞,感謝、讚美神。

我們努力追求,不是為了要 outstanding,而是要能裝備自己,讓我的軟弱使神的能力顯得完全﹝林後 12:9﹞。

大 A 說:

是啊,經過很多年,我才開始感謝神拿走了我們一切安定,讓我能夠跟從祂﹝路 5:11,28﹞。 

小 A 說:

還有一個問題。我有些好奇你何以使用 oneliness 做為今天的主題呢?

大 A 說:

今天你真是打破砂鍋問倒底了。幾天前我不是跟你分享一篇文章 談到孤獨的歷史,當你覺得孤獨的時候不要忘記神的同在。當你感到孤獨的時候也許正是神將你「分別出來」的時候。忍受這份孤獨讓我們深化與神的關係,這不正是詩篇 22 篇所傳達的訊息嗎?

我們在教會為了交朋友經常獻祭﹝sacrifice﹞,我們犧牲了真理,順服於世界。

小 A 說:

那麼不應該去教會嗎?

大 A 說:

我做了不好的示範,教會是傳福音的地方,當然要去,只是不要因為怕 loneliness 而失去 oneliness。





















Wednesday, October 3, 2018

2018/10/3 第 45 回 - 善與惡


詩 26:5 我恨惡惡人的會,必不與惡人同坐。

詩 1:1 不從惡人的計謀,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褻慢人的座位,

根據聖經的記載,人之所以成為罪人就是因為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創 2:17﹞,也就是說人的罪就是企圖論斷善惡。個人閱讀聖經時,感到最大的困惑之一就是幾乎所有釋經的人都要歌頌大衛,認為他是一個順服的人。篇詩 26 篇標註為大衛的詩,來回看了幾次感覺就是少了一點謙卑,彷彿一切都是大衛自己說的是,而神就該聽他的,像是一種造神運動。

大 A 問:

閱讀詩篇 26 篇你看到甚麼?

小 A 說:

求神將自己分別出來。但是我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他只為自己求,而不帶領惡人悔改?

大 A 說:

大哉問。我們沒有能力“帶領”他人,我們所能做的只是榮耀神,讓神的憐憫與信實被看見。

本週新眼光的標題則使用「苦難中的上帝」,我從這詩篇的經文中倒不覺的作者陷在苦難中,反而看到些許的傲慢。

讓我們以 詩  26:5 與上禮拜我們所討論的 詩 1:1 進行比較,請問你看到甚麼?

小 A 說:

我覺得 詩 26:5 的主觀意識比較強。

大 A 說:

我有類似的感覺, 詩 1:1 像是對自己的期許與要求,而 26:5 則斷定自己是行事純全的人,不願意與所謂的惡人為伍。

假如我們翻到馬太福音,耶穌則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太 9:12﹞」。 雖然我們沒有能力帶領人,卻應該去接近罪人,讓神可以透過我們去呼召他們。行公義、好憐憫,讓我們與神同行﹝彌 6:8﹞。

小 A 說:

每次遇到 大衛 你的評論也蠻有不屑。

大 A 說:

是喔,那我要好好檢討。只是有些困惑,純粹從聖經的文本我認為大衛做了許多流人血的事,他自己也說神以此為由不允他為祂的名造殿宇﹝代 22:8﹞。而在 26:9 大衛卻企圖與流人血的人切割。

一般釋經者對 大衛 總是褒過於貶的去認定他歷史上的地位,我實在無法全然苟同。

小 A 說:

因為堅持「聖經無誤論」,他們只能屈從於這樣的詮釋了。

大 A 說:

當然,我們必須「相信」唯獨聖經,卻應該將「上帝話語﹝Word﹞的聖經」與「聖經的文本」做出區隔。我們眼見的聖經是後者,它是各種的抄本與譯本,由口語相傳的見證開始,寫成人類的語言﹝language﹞。在下面的例子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相同的語言,不同譯本文本上的差異:

【和】 耶和華啊,求你為我伸冤,因我向來行事純全;我又倚靠耶和華,並不搖動。
【新】 耶和華啊!求你為我伸冤,因為我向來行事正直;我倚靠耶和華,並不動搖。
【現】 上主啊,求你宣判我無罪,因為我行為正直,完全信靠你。

即令我們閱讀原始著作也必定會遇到諸多的懸念﹝suspense﹞與張力﹝tension﹞,讓不同的人讀起來有不同的感受。身為讀者,我們當然可以自行解讀,但是我們不應該堅持自己的版本。

非常有可能我們的理解與原著者意見也不必然相同,因此不應該妄加論斷。我們應該多多交流與發問,給了聖靈做工的空間,以便讓神帶領。

小 A 說:

是啊,理越辯越明。「聖經無誤論」成為權威塘塞的工具,神的旨意反而被掩蓋了。

大 A 說:

沒錯,我上次去參加拉法靈命更新的課程,牧師動不動高舉聖經,賣弄原文以彰顯自己的權威性。其實所謂的原文也不過是一種譯本,雖然它是許多其他譯本的源流,但是神的話語是與時俱進的。例如雖然塔木德﹝Talmud﹞ 源自於妥拉﹝Torah﹞,它也反映了信仰系統的演進。

小 A 說:

教會裡許多事情也是一樣,人們總是願意當溫水中的青蛙,不願去傷腦筋,到頭來只有比拳頭,外表的和諧並不是真正的和諧,他們只是當濫好人,企圖與人為和睦相處,而不能使人和睦﹝太 5:9﹞,不必然是有福的。

大 A 說:

你真是觀察入微,以合一的名去排除異己。

小 A 說:

哈哈,感謝神的帶領。

大 A 說:

好吧,讓我們回歸主題。我想善與惡的仲裁是神的主權,人難免有偏見,無法論斷善惡。不過今天我們給 大衛 加一點分好了,不管他是善、是惡,我們不知道。個人雖然認為在 詩篇 26 篇中,他的自我意識有點強烈,至少他還是請神申冤,得分。

小 A 說:

哈哈,河蟹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