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30, 2019

2019/10/30 第 101 回 - 更美的事


帖後 1:4 ... 為你們誇口,都因你們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難中,仍舊存忍耐和信心

神賜下白白的恩典,因「信」稱義的我們很難建立明確的「對價關係」,特別是無法使用世俗的評量標準試圖加以量化,因為總還有「更美的事﹝來 11:40﹞」。保羅稱讚帖撒羅尼迦教會的成員,只是因為他們在一切逼迫患難中,仍舊存忍耐和信心。

大 A 說:

得到時,心存感謝是理所當然的事。我們雖然不能說“苦難是上帝化妝的祝福”,然而當我們失去既有的“舒適”時,或許正是激勵我們向前去得到「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 3:14﹞」的動力。

小 A 說:

Become better than perfect,載入一個新的層次?

大 A 說:

更美的事。在神裡,相信每一個人都有一些美好的見證,例如說我們這幾年來親身的經歷。當然還有我們所樂意聽聞的許多弟兄姊妹的分享。

但這都只是止於「美」,千萬不要忘了還有「更美的事」。

小 A 說:

哇,sky is the limit。

大 A 說:

是的,神為愛他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 2:9﹞。我們不能以所得到的為滿足。好,還要更好。

但是這裡有一個 suspension﹝懸疑﹞,我們必須要能跨越眼睛所能見,耳朵所能聞,心中所能想見的才能前往那個「境界」。換句話說,當我們“覺得”有些許的“成就感”,或是福恩滿溢的,更要分外儆醒,千萬不可以誇口,這或許是保羅稱讚帖撒羅尼家教會的要點。

我們相信神的預備,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提前 6:8﹞,卻不能以敬虔為得利的門路﹝提前 6:5﹞。

小 A 說:

所以我們要追求更富足,而不是要更有錢、更出名,更為人所稱道。

大 A 說:

所以說我們要追求 better than perfect,而不是 outstanding。前者是 sky is the limit,難以言語形容,後者可能為人所羨慕、讚嘆,卻是有限的。前者是過程,後者則是伴隨而生的結果。

小 A 說:

果真是一個很大的懸疑﹝suspension﹞,原來保羅說:「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乃是要竭力追求﹝腓 3:11﹞」就是這個意思。人要能夠放下﹝或說“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繼續向著標竿直跑﹝腓 3:13-14﹞。

大 A 說:

沒錯,它是一個 ongoing process,不斷向前的過程。更弔詭﹝suspecting﹞的是它需要放棄所有有形的評量,例如不以單一獲利追求,衡量企業經營的成效,或者以陪餐人數多寡來衡量的教會的增長,當然也不以 GPA 來衡量學習的成效。

小 A 說:

沒有衡量的標準又怎麼能知道:好,又能更好呢?

大 A 說:

我打破,故我們在。因為相信有「更美的事」,我們就不需要蓋大的倉房去積存糧食與財物﹝路 12:18﹞,放著蟲咬。而是要能夠捨得,讓雨露均霑,造福人群。

一時的成功讓人失去謙卑,舒適的生活使人流連,而失去向前的動力。

小 A 說:

好,又能更好,好難界定喔。如何去追求?

大 A 說:

神說了才算,當然是「唯神是問」了,你如何去「唯神是問」呢?

小 A 說:

去掉「自我」,想一想神的旨意。

大 A 說:

很好,神為什麼讓你如願的混進台大?

小 A 說:

在文學中尋找神的影子。

大 A 說:

你看到些甚麼?

小 A 說:

還在看,浮士德還沒看完。

大 A 說:

能有看完的時候嗎?不是一個持續向前的過程嗎?

小 A 說:

當然希望考試前至少刷完一次,但考試畢竟不是終點,之後有機會還是會回來翻翻。

大 A 說:

上課一次,與同學核對筆記一次,你還未向神交報告嗎?

小 A 說:

怎麼交?

大 A 說:

每天交啊,你沒有天天禱告嗎?

小 A 說

嘿嘿嘿 ٩(^ᴗ^)۶

大 A 說:

在追求的過程中,不要忘記神的同在。唸書時你不有時一邊唸,一邊與找同學交換意見嗎?禱告也是一樣的事,有問題就問,相信神會提高你準備功課的效率呢!

小 A 說:

聽來言之有理,我總是忘了神的同在,一遇到瓶頸,只會扯自己的三千絲煩惱,搞得家裡滿地都是我的秀髮。

大 A 說:

別忘了求問神,尋求「更美的事」。







Wednesday, October 23, 2019

2019/10/23 第 100 回 - 求告主名



珥 2:32 ... 凡求告耶和華名的就必得救; ...

不管在甚麼樣的狀況,即使在飽經掠奪之後,凡事求告耶和華的人,就必得救。神還會補足他一切的損失。

大 A 說:

今天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是我們第 100 次的家庭禮拜,跌跌撞撞的,我們竟然能夠堅持接近兩個年頭,真的需要大大的感謝神。

本週這一段聖經 ﹝珥 2:23-32﹞ ,恰巧配合這幾個禮拜與團契弟兄姊妹進行使徒行傳的查經,五旬節彼得的證道就是引用這些經文。心裡一直還在思考神透過這些經文要顯示給我們甚麼樣的話語。新眼光導讀的作者提到 約珥書 是一本祈禱的書,我就快速的瀏覽全書,卻沒有產生相同的認知,你可有甚麼見解嗎?

小 A 說:

唯一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第 26 與 27 節,似乎說明神的子民必不蒙羞。

大 A 說:

脈絡上這些經文大致可以區分為三部曲:首先是  23-27 節,談論的是好消息,先知預言將風調雨順,禾場充滿,酒、油醡滿盈,甚至過去遭到掠奪的也將獲得補償。人必多吃得飽,神的百姓將不羞愧。這近乎是一個蜜與奶的應許。但是達成之前, 28-31 節則似乎是描述一個末世的景緻,一個極度紛亂的時代,妖言四起,日月無光。最後來到 32 節,神說:「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珥 2:32,徒 2:21﹞」。

換句話說,在亂世之中,神差了先知捎來救贖的福音,同時告訴祂的百姓得救的道路。

小 A 說:

你認為神的靈澆灌凡有血氣的人的身上,人說預言、做異夢、觀異象是一個亂象嗎﹝珥 2:28-29﹞?

大 A 說:

當時或許是靈恩派盛行,而福音派式微,

主耶穌曾說:「那時,若有人對你們說:『基督在這裡』,或說:『基督在那裡』,你們不要信!因為假基督、假先知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大奇事,倘若能行,連選民也就迷惑了﹝太 24:23-24﹞」。

在使徒行傳中描述的許多的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間行許多神蹟奇事﹝徒 5:12﹞,但是彼得卻一再強調不要把這事當作希奇,怕人錯以為是他們憑自己的能力和虔誠使瘸腿的人行走﹝徒 4:12﹞。強調在亂世中,唯有求告主名的,就必得救﹝珥 2:32,徒 2:21﹞。

小 A 說:

求告主名?我們不都深信主耶穌愛我們,而天天將耶穌的名字掛在嘴上嗎?

大 A 說:

確實如此,耶穌的名字成為驅邪避魔的咒語了嗎?

小 A 說:

不然我們應該如何求告主名呢?

大 A 說:

唯有忍耐到底,方能得救。你或許要問為什麼事要忍耐呢?

耶穌說為讓末期來到,我們要將天國的福音傳遍天下,對萬民做見證﹝太 24:13-14﹞。而這個過程中,我們會被陷在患難裡,甚至遭到殺害;為耶穌基督的名被萬民所恨惡﹝太 24:9﹞。

小 A 說:

有那麼嚴重嗎?

大 A 說:

端賴你是要聽從人或聽從神﹝徒 4:19,5:29﹞。

這些年來個人親身經歷,任何的團體,即令是教會,傳神國的福音其實並不討喜。人多在意個人的生活,不願走出既有的舒適圈。為了團體的和諧與教會發展,多數人也只得選擇的隨從人,廢去比天地更為重要的耶穌的話語。因此雖然耶穌基督說:“[祂那個]世代還沒有過去,這些事都要成就﹝太 24:34-35﹞,”但是卻耽延﹝彼後 3:9﹞了近兩千年,看來似乎還是遙遙無期。

小 A 說:

是喔,那麼應該怎麼辦呢?

大 A 說:

唯有忍耐到底,方能得救。萬不要以福音為恥﹝羅 1:16﹞,排除世俗的罣礙,不憂讒畏譏,努力的傳福音。天下人間,沒有賜下別的名,我們可以靠著得救﹝徒 4:12﹞。

小 A 說:

所以說,「求告主名」就是忍耐到底的傳福音?你怎麼解釋「名」這個字的意思呢?

大 A 說:

很開心你提出這個問題。這個問題我探詢的許久,一般的聖經註解認為“名”是「權柄、能力」,我們仗恃著耶穌的權柄而生活。經過多方的考察,現在我則傾向於認為它是「道成肉身」的「道」,也就是藉由耶穌基督向我們顯明的「道路、真理、生命﹝約 14:6﹞,使用白話文可以理解為「方法」,也就是耶穌不可廢去的話語﹝太 24:35﹞。

求告主名就是活出基督,以耶穌基督所顯明的方式過生活。「道成肉身」,這是最有效率的傳播福音的方式。

小 A 說:

所以說「求告主名」就是遵從耶穌基督向我們顯明的方法過生活嗎?

大 A 說:

理應如此,所以我們禱告時都以「奉主的名求」做為結尾,它的意思乃是根據耶穌基督所求的方式去求,因此長久以來我的禱告只有主禱文。當我們求神的國與義,一切的需要神都會加給我們﹝太 3:33﹞,我們夫復何求呢?

神應許我們白白的恩典,我們求,就必得著﹝約 16:24﹞。奈何人總是浪費在宴樂中,或是不求,或是妄求,至今無法得著﹝雅 4:2-3﹞。










Wednesday, October 16, 2019

2019/10/16 第 99 回 - 榮神益人的好關係


耶 31:30 ... 各人必因自己的罪死亡; ...

以色列人背盟,而至被拔出、拆毀、毀壞、...﹝耶 31:28﹞,在我個人的看法,其實他們與悖逆的我等一般,自我沉淪,自取其辱。唯慈愛的神,不計舊惡,依然捎來救贖,願與人再立新約,希望當時生活在亡國被擄的谷底中的人,可以回歸。


大 A 說:

今天的經文﹝耶 31:27-34﹞,分享一下你的 favorite verse。

小 A 說:

神要與以色列人立新約。

大 A 說:

為何要有新約。

小 A 說:

crisis resolved,神赦免了我們。

大 A 說:

從此以後王子與公主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 forever more嗎?

這就是為人詬病的“新教主義﹝Puritanism﹞”。

神不計舊惡,讓耶穌基督擔了我們的罪責,死罪可免,卻要我們重新做人。所以說「不是要睡覺,乃是要改變﹝林前 15:51﹞。」

我認為這應該是神 reiterate,再一次的的強調,神與人一對一的關係。神告訴每個人要為自己的罪負責﹝耶 31:30﹞,不要自己心裡說:「有亞伯拉罕為我們的祖宗﹝太 3:9﹞」,便得成為天之驕子。信仰是一種傳承,雖然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恩典,卻要每一個人“親身”與神建立連結。即使是成長在傳統的基督教家庭,每個人在成年之後都要“自己決定”是否領受堅信禮才能陪餐,這就是“自由意志”的履行。

小 A 說:

所以說,事實上新約是一項邀請?

大 A 說:

沒錯,它邀請我們走出撒旦的國度,這世界,進入神的國度。

人費盡心思從律法書﹝Torah﹞歸納出洋洋灑灑的 613 條律法,卻忽略了最要緊的一條,因此始終走不出埃及。

小 A 說:

那一條?

大 A 說:

「祂要作我們的 神,我們要作祂的子民﹝耶 31:33﹞」。這說明了我們的信仰的本質,它不是一些死的條例,而是一項“生生的”關係。

小 A 說:

我們不都相信獨一的神,也都自詡要成為神的子民。 

大 A 說:

這就犯了「亞伯拉罕的後裔」的誤謬,誤將恩典看成特權,我們必要生活在神的國度中方能得救

小 A 說:

我們不是晝夜思想祂的律法嗎﹝詩 1:2﹞? 

大 A 說:

613 條,獨獨缺了刻在心版的那一條。 

小 A 說:

我信神啊(ˇ︿ˇ)。

大 A 說:

相信不是遵守一些死板的、有限的規則,而是要去營建一個好的互動關係,前者其實是一種偶像的崇拜。

小 A 說:

你又把我搞糊了。

大 A 說:

人不是以“神的民”的方式去相信,而是活在這世界中聲稱相信。

小 A 說:

我看不出有何不同。

大 A 說:

“神的民”可以生活在瑪門國嗎﹝太 6:24﹞?

小 A 說:

耶穌說:人子來了,也吃也喝﹝太 11:19﹞,生活有它的需要啊!

大 A 說:

我們卻為所謂的“需要”,正確的說應該稱之為“需求”,為“宴樂的需求﹝雅 4:3﹞”感到憂慮﹝太 6:31﹞。

重要的差別在於能夠隨從聖靈,而不要隨從肉體,才能有平安﹝羅 8:5-6﹞。

我們必定要相信存在有一個神國,而且要去生活於其中,我們就可以過著沒有憂慮的生活,基本的吃穿,不用我們憂慮,更不要受世俗的功名利祿所誘惑。

小 A 說:

依然是糊,這樣說來人生的動機都沒有了。

大 A 說:

如果你隨從肉體的話,你就只在意感官的需求,假如你能跟從聖靈,我們就會有一個很大的動機,那就是 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 3:14﹞。那是愛 神的人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心裡也未曾想到的﹝林前 2:9﹞。

小 A 說:

哇,好大的激勵啊!

大 A 說:

所以說我們要祂要作我們的 神,我們要作祂的子民。

小 A 說:

我要啊,可是總是迷路。

大 A 說:

讓我們求神不要讓我們遇見試探﹝太 6:13﹞。我們必須要能放下,走出世俗的框架。小有成就的時候,不忘將國度、權柄、榮耀歸給神;走在幽谷時,不要忘記求問與我們同在的神。

其實,耶穌基督將「讓祂作我們的 神,我們要作祂的子民」這條約定重新做個一個更明晰的改寫﹝paraphrase﹞,祂要我們「盡心、盡性、盡意愛主─我們的 神 ...  其次 ... 要愛人如己﹝太 3-22:37,39﹞。」

沒有疑義,我們要愛 神,但是不是將祂當成一個至高的偶像來崇拜,而是要藉由愛 神以祂的形象與樣式造的人來體現﹝創 1:26﹞。

小 A 說:

有比較透明一點。

愛神就是愛人,與人友愛相處就是生活在神國中的國民。

大 A 說:

這樣的事情是不需要上課學習才能知道的,因此說:「 ... 各人不再教導自己的鄰舍和自己的弟兄說:『你該認識耶和華』,因為他們從最小的到至大的都必認識我。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這是耶和華說的﹝耶 31:34﹞。」





 





Wednesday, October 9, 2019

2019/10/09 第 98 回 - 神的國在那裡?


耶 29:7 ... 因為那城得平安,你們也隨著得平安。

猶太人被擄到巴比倫,神捎來救贖的訊息,祂要猶太人能夠安身立命,讓生活在當地安頓下來,並且為被擄到的那城求平安。

大 A 說:

你能綜合 今天﹝耶 29:1-7﹞ 的相關主題而下一個標題嗎?

小 A 說:

巴比倫的囚犯。

大 A 說:

雖然離鄉背井到了異地,但是猶太人並沒有受到監禁,他們還可以為那個城創造繁榮呢!

把我下的標題讓你參考:“神的國在那裡?”你認為國在那裡呢?

小 A 說:

不知道。

大 A 說:

在天上?在中東的巴勒斯坦?還是在紐約市?

神既然無所不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神的同在,即使是在被擄之地,只要我們的心裡有神﹝耶 31:33﹞,任何時地,祂的民都得以安身立命。

就在這個星期中,我讀了一篇 書摘,談到居住在以色列與美國的猶太人之間對於“國之為何物”的爭議,另外有一篇談到 國家﹝nations﹞讓我們尷尬 的文章,應對於今天的經文,我覺得人不要以人為的框架自我設限。國家不受地域的限制,它是一種傳承,一種世代相傳的生活智慧。因此我對以色列在巴勒斯坦建國,致成為中東的火藥庫的必要性覺得有些懷疑,雖然偶有爭議與相互的批評,紐約市的猶太人可以在美國民族大熔爐中生活,且發展得很好。

有些人認為猶太人亡國了三千年,我則認為他們雖然流散在世界各地,倍受壓迫,因為神的教導,他們的傳承未曾中斷過。

小 A 說:

所以在台灣,只要我們實行那樣的傳承,也可以稱自己是神的兒女,這個神也是亞伯拉罕、以撒與雅各一脈相傳的神。

大 A 說:

祂也是穆斯林的神。

小 A 說:

我比較擔心的是追求繁榮而鼓勵生養致眾多,很懷疑地球是否承擔得起人口爆炸的壓力。

大 A 說:

這是杞人憂天想法,我相信神必有預備 - 耶和華以勒。

事實上包括台灣在內的比較先進的國家,都有嚴重人口老化的現象,這代表人口增加的速度其實是在日漸減緩,也因此許多國家都在下猛藥 獎勵生產 呢!

“繁榮”這個字,在和合本的翻譯為“平安”;英譯本除了翻成 prosper 之外,也有翻譯為 peace,或是 welfare。它應該具備安息與永生的概念,也就是讓我們可以富足的沐浴在神恩之中。地球生態的壓力的產生,不是人口的暴增,而是工業化追求成長,與人無度的消費的結果。

人是有限的,幾碗飯可以讓你吃飽?只要有衣有食,我們就當知足﹝提前 6:8﹞,耶和華是我們的“分” ... 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哀 3:24-25﹞。

這個“分”的概念相當的重要,今天地球的危機是因為人的貪婪逾越了自己的“分”所造成的。

很多人的追求比 iPhone 或牛排更加的過“分”。我們的生活首求:平安,這才是真正的繁榮。

小 A 說:

總是說這些老套怎麼會有說服力呢?

大 A 說:

“老套”?或許正是這樣的思維是多數人看不見神的原因。

耶穌基督「道成肉身」,但若我們依然是以人的思維去思考神的救贖,將耶穌基督類比成更強大的、更有威力的約雅斤王、西底家王,甚或尼布甲尼撒王這位征服者,那就是忽略真道,陷入偶像崇拜的巢臼。

耶穌基督之所以異於常人,成為我們所望塵莫及的對象,是祂能夠抗拒世俗的誘惑,念茲在茲的堅持這個你所稱“老套”的基本原理 - first principle。

每個禮拜天我們都重複的以主禱文作為壓軸的禱告,多數人都可以倒背如流,但是多少人可以摒棄世俗的罣礙,全力的去追求耶穌基督所教導的生活呢?

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
願你的國度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
免我們所欠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
因為國度權柄和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

除了抗拒物質的試探﹝誘惑﹞之外,主上列的教導中有那一項是我們能力所不及,難以達成的呢?

小 A 說:

... ﹝無言﹞。

大 A 說:

你從小學參加合唱團由“先求祂的國與義”開始唱,而這兩年來也確實領受神加給我們所需用的一切東西﹝太 6:32-33﹞,假如還有任何的遲疑,也無怪乎生活上難有平安。

相信耶穌基督就是身體力行這些教導,使它成為我們整體生活的一部分,不要認為是“老套”,而不以為意。所以說「得不著,是因為我們不求。 ... 求也得不著,是因為我們妄求,要浪費在我們的宴樂中﹝雅 4:2-3﹞。」

小 A 說:

好啦。我不敢再隨便多愁善感了,要感謝神給我的賞賜。

大 A 說:

因此我們務必要跨過紅海,“離開”這世界﹝約 18:36﹞,才能進入神所應許美好、寬闊、流奶與蜜之地﹝出 3:8﹞。

小 A 說:

知易行難啊。

大 A 說:

是的,軟弱的我們很難抗拒諸多的誘惑。但是 今天的經文 卻告訴我們一些竅門。

小 A 說:

是喔,能夠跟我分享嗎?

大 A 說:

都是老套了,你還願意聽嗎?

小 A 說:

說一說看嘛。

大 A 說:

確定你不會嫌我嘮叨?

小 A 說:

請你陪我一起禱告。

敬愛的神,請你協助我除去心蒙的脂油,打開耳朵,張開眼睛﹝賽 6:9﹞;能領略祢為愛祢的人所預備的,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林前 2:9﹞。祢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 3:14﹞。讓我以感謝的心,奉耶穌基督的名獻上禱告,阿門。

大 A 說:

相信神是願意幫助妳的,希望妳可以虛心的領受。

無論何時、何地,無論走在高崗或是幽谷,我們必定要相信神的同在。即使像以色列人在被擄的境遇中,或許在物質條件不是很優裕的狀態下。我們要能定居下來,栽種、生養,為我們所居住的城求平安,讓我們也得平安﹝耶 29:5-7﹞。

記得我曾經告訴過你,無論將來妳選擇居住在台灣、美國、日本,甚或是中國,或世界的任一角落。準此原則,做一個盡職的公民,都要為妳所居住的城市求平安。

無論在那裡,記住我們不屬這世界,無論它的外表看來多麼絢麗,或是何等的破敗,都是虛空。唯有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可 11:24﹞。

最後賣個關子,妳應該求些甚麼呢?

小 A 說:

當然是求神的國與義。

大 A 說:

阿門。















Wednesday, October 2, 2019

2019/10/02 第 97 回 - 神的同在



哀 3:21-22 我想起這事,心裡就有指望。 ... 諸般的慈愛 ... 憐憫不致斷絕。

在苦難中想到「神的同在」,相信神諸般的慈要與憐憫不致斷絕,我們知道神必然會拯救我們的。

大 A 說:

就今天神所賜下 哀 3:19-26 的經文,分享一下你的領受。

小 A 說:

我收到 25 與 26 節,仰望神,耐心的等候祂的救恩。

大 A 說:

很好,“相信”神的同在。在困苦,甚至走投無路的時候,我們務必記住一件事 - 神的同在,我們絕不孤獨。

可是人也許要問:神既然同在,為什麼我還要受苦呢?

小 A 說:

祂要磨練我們的意志,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不是空空的等待,就會有白白的恩典。

大 A 說:

白白的恩典是在的,而且它是超乎人所見、所聞與可能的想像﹝林前 2:9﹞。只是肉體的軟弱與怠惰,或許會讓我們失去耐心,在“成了﹝約 19:30﹞”之前,如同「天路歷程」中基督徒的朋友一樣一個個半途而廢。

相信神的同在,相信神是信實的,我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 祂總要給我們開一條出路,叫我們能忍受得住﹝林前 10:13﹞,這是很重要的。

小 A 說:

既是神的兒女,我們為何要受苦呢?

大 A 說:

我們之所以要經歷人生的生、老、病、死、苦,乃是因為我們活在這個世界。神因此要救我們脫離「苦海」。耶穌基督向我們顯明的道路,祂也為我們承受了不可能的折磨。

不過「解鈴人還需繫鈴人」,得救的「恩」是在的,能否得到救贖,也就是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 3:14﹞,在於你是否「相信」神的同在協助我們克服一切的試探,千萬不要打退堂鼓。

小 A 說:

因此「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弗 2:8﹞,」因信方得以稱義。

大 A 說:

是的,先知耶利米生活在一個殘破的年代,或許類似現在的被稱為「鬼島」的台灣。人至少在精神上是苦悶的,與世界各國一樣自殺事件的數目均顯著的增長。這是一個末世﹝日子未到以前 - 徒 2:20﹞的景象,卻是那日﹝啟 21:2﹞的契機。

光是怨天尤人是無補於事的,倒不如相信神的同在,捲起袖子,與神同工一起改變這個世界。我們不要感到懼怕,或無助,而是要記住,並且相信天塌下來都先有神撐住。

今天新眼光導讀的作者提到一本書:「拉比給我們生命最重要的九堂課」,我看了一篇書摘,得到以下的啟示:

神不是高高在上具備無限能力的偉人,這樣的形象限制了「無限的」上帝,以滿足我們「有限的」品味。

神是無限遠大,無限細微與無限的充滿的。

神是「賜」我們具備遠見或異象的「力量」,憑藉這個力量,無論事情有多麼困難,我們都可以自己動手處理。

不要將上帝「他」化,而是在上帝“裡” -「我們[在神的協助下]」 - 一起改變這個世界﹝Tikkun Olam﹞。 

 小 A 說:

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 46:1﹞。即令在死蔭的幽谷,都有神的同在﹝詩 23:4﹞。

大 A 說:

只要人能謙卑的知道自己的有限,能活在神裡的「我們」之中。否則就像這個世界,缺少秩序,失去永生,讓人淪於萬劫不復的境地。

小 A 說:

這讓我想到 Michael Jackson 的一首歌 Heal The World,它提到 ... make a little space, make a better space ... [just] for you and for me。由你、我開始,改變全人類。

大 A 說:

謝謝你的提供,這首歌詞寫得很棒。

對我等升斗小民而言,改變這個世界似乎一個重大工程,非我能力所及。然而有神的同在,它卻絕非是不可能的。我們不需要招募百萬大軍,而是即知即行,由 我與你 開始,停止表彰輝煌騰達虛空的物質追求,去關懷我們周遭小小的世界,讓它變得更好。至少對你、我來說,這就會是一個不一樣的世界。

人總是很矛盾,知道自己的渺小,以為可以藉由擁有更多,或加入社團擴大自己的力量,卻往往適得其反。這不只讓自己的主體性迷失在群體中,且要費盡心思去排擠他人,設立各種的壁壘去捍衛「所有權」,反而將自己越做越小了,活得一點也不平安。

小 A 說:

“偉哉”會讓人停止成長,謙卑[的在神裡]才是成長的關鍵。

大 A 說:

聊到這裡與今天的經文似乎有一點遙遠,不過似乎可以做一個這樣的結論:「當你成熟,你就開始會腐爛,當你青澀,你則會成長。」記住「神的同在」,在困頓的環境中,注意神的大作為。遇亂世,正是我們為天下開太平的機會,反而當你覺得春風得意偉哉時刻,則要謹慎自守,警醒禱告﹝彼前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