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 98:4 全地都要向耶和華歡樂;要發起大聲,歡呼歌頌!
今天的經文 描述人們渴望著向耶和華﹝YHWH﹞獻上無上喜悅的詠讚,詩人邀請大家以新歌、琴、號、與角等各種不同的呈現方式在 神的面前歡呼歌頌。純粹就字面的陳述來看,它似乎比對於現代教會為吸引年輕朋友,所採用的那種著於重聲色的所謂「敬拜讚美」。
大 A 說:
這篇經文讓我思考甚麼是敬拜?
小 A 說:
一個約定俗成的程序。
大 A 說:
它要達成一個甚麼樣的目的呢?
或許我們可以藉著比較淡水教會的兩場禮拜的差異,來探究所謂的敬拜在進行一些甚麼事情呢?
小 A 說:
我覺得國語堂像是一場演唱會,台語堂則比較傳統,分寸拿捏的比較好,不會因為聲光的效果而使人分心﹝distraction﹞。
大 A 說:
假如我們觀察較傳統的台語堂禮拜的流程,它們是具有一些意義的。
由鳴鐘與首頌展開禮拜的序幕,然後藉由宣召,使徒信經與啟應文進行信仰的宣告,接下來的禱告則拉近 神與人的距離,朗讀聖經與證道則讓人聆聽神的話語,在禮拜的末段則是獻詩與奉獻的感恩活動。這樣的程序告訴我們首先要進入 神的院子﹝或稱聖殿﹞,藉由宣告自己的信仰搭起橋樑,進行禱告與神對話之後,以讀經與聆聽證道領受神的話語,並不忘讚美、謝恩與奉獻。我們大概可以歸納敬拜主要的工作就是堅定信仰,聆聽神的話語與感恩奉獻。
國語堂的程序則比較輕鬆,唱歌跳舞佔掉大半的時間,主要時間花在讚美,對於信仰的本質似乎比較不重視。
小 A 說:
新世代的敬拜娛樂化與膚淺化。 但國語堂的另一個問題還有:重視資本主義大於信仰意義,也許你不知道,但國語堂基於算錢方便,把奉獻挪至證道之前。其實這種操作引起了一些信徒的不滿,因為這打亂了禮拜流程應有的神學意義。
大 A 說:
純粹由詩 98 篇的字面上來看,似乎與新型音樂導向的敬拜讚美比較接近。但是表徵的儀文不是重點,重點應該在於如何是信仰深化。一時的歡愉,只有短暫的效果,例如以色列人在安全渡過紅海,目睹埃及兵馬被大水吞噬,同聲高歌讚美主﹝出 15:1﹞。事隔三日,在曠野因為找不到水喝,就開始向摩西發怨言﹝出 15:24﹞。信仰需要透過循序漸進的教育、重複儀式的強化、生活的規範與社群的互動來加以維繫,而不能僅靠 神蹟。
感謝主的引導,賜下一篇說明甚麼是 性靈﹝spirituality﹞ 的文章。
文章引用 出 15:2,當埃及人通過紅海,感受到 神的大能與救贖,他們一同唱歌道:「這是我的 神,我要讚美祂﹝This is my God, and I will glorify Him﹞」。”我要讚美祂﹝and I will glorify Him﹞”的希伯來文 “ve’anveihu”,取其字根是家﹝home﹞的意思,因此有猶太拉比將它詮釋為“我要為祂建立聖所”的意思,以表達以色列人渴望要建立一個讓 神得以安歇,以便與我們同在的處所。而最棒的聖所是聖潔的國民自身,此乃何以我們要滋長聖靈的果子: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使自己增長出“神的形象﹝Imitatio Dei﹞”。
小 A 說:
所以敬拜就是要渴望神,追求神,讓自己滋長出神的樣式。
大 A 說:
建立聖殿與 神同在。
小 A 說:
這確實需要一顆熱切的心,與永恆的操練。
大 A 說:
沒錯,與 神同在是敬拜讚美的最終目標,一切的儀式都是輔助工具。唱歌跳舞激發熱切的心,沉悶的儀式協助我們操練,這些都是屬靈的操練的一部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